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六年级语文辅导六年级语文试卷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试卷» 正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试卷

[10-20 00:44:03]   来源:http://www.kmf8.com  六年级语文试卷   阅读:8359
概要: 我明白了,老人和她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1.请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1分)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人满为患——成全——3.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姑娘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 )—( )—( )。从这一连串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2分)4.“我明白了,老人和她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 。(1分)5.与文中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1分)A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B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C我明白了,老人和她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7.“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
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试卷,标签: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http://www.kmf8.com

我明白了,老人和她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请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1分)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人满为患——

成全——

3.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姑娘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 )—( )—( )。从这一连串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2分)

4.“我明白了,老人和她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 。(1分)

5.与文中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1分)

A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B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

C我明白了,老人和她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7.“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第一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 ,第二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 。这句话在全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请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表达(30分)

请选择一题完成习作。

1.读后感。读了上面那篇短文以后,你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请你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2.话题作文。请你以“童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文中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和人名。

更多内容请点击: 小学 > 六年级 > 语文 > 六年级语文试题

上一页  [1] [2] 


Tag:六年级语文试卷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小学语文教学 - 六年级语文辅导 - 六年级语文试卷
上一篇:小学语文毕业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