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能背诵课文。
4.知道聂耳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和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懂得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
要原因。
(二)教学过程
1.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第1、2句之间,为什么用“可是”来连接? (太阳西沉,天暗了,下雨了,本该回家了,但聂耳对音乐的沉醉,使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在什么地方。)第2句又为什么在“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前面,要加上“似乎”一诃呢?(不是真的没有觉察,而是他吹笛子吹得太专注、太投入了,根本不把这“米粒大的雨点”当回事。)哥哥为什么不叫他回去,反而替他撑伞呢?(因为哥哥从平时得知,每当弟弟吹笛子的时候,是谁也阻止不了的,非得让他“尽情吹奏”不可。)
(2)读第4句话,想想说说:聂耳是站在什么位置上吹笛子的?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在吹笛子?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讨论小结:是怀着对家乡的‘湖光山色”深深的爱恋在吹笛子的。这可从“迎着、点点归帆、美妙、赞美”等词语中看出。理解“归帆”:归,返回,指返回的船只;“湖光山色”:湖山的美丽景色。
(3)结合作业本第7题,口头概括该段的主要意思。可引导学生得出:“谁——聂耳”,“干什么——不顾天暗下雨,用美妙的笛声赞美家乡的湖光山色。 2.总结课文。
Tag: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 - 四年级语文辅导 - 四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