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在教材培训中,我有幸听了问老师做的有关《探究课的教学模式》的报告,它主要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介绍了探究课的教学模式:猜想 验证 结论,以前我也上过这节课,用的也是这种模式猜想 验证 结论,那时的我只是认为这是一种方法,通过问老师做的报告我才知道这是探究课的教学模式,使得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在着我谈一下自己对探究课的几点理解。
一、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法。
所谓的分层教学法,也就是说多于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低年级用定向探究,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减少教师的帮助,帮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 ]的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想办法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激发探究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
三、鼓励合作交流,激励学生共同探究。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使学生在相互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能揭示知识规律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四、给学生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课堂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所以不能浪费时间。然而如果因此而剥夺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则会得不偿失。要让学生学会思维,不仅要给学生充足的材料,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五、注重探索后的交流和反思。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与探索,探究出丰富多彩但有些是杂乱无章的结果。这些结果凝结着学生探究的辛苦,但却有错有对。小结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对于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结果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错误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结果要巧妙地进行处理,注意保护这些同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不能武断的予以全面否决。要找出适当的契机给以鼓励,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确信“我能行”。教师最终将规律性的结果准确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们对照自己的探究过程,从中体味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增强他们对知识奥秘探究的信心与决心,同时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Tag:个人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计划总结 - 个人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由探究课教学模式引发的思考
- › 2016年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精选
- › 2016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大全
- › 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案例
-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 ›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范文
- › 三年级小学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小学数学上学期第三册教学计划
-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16
- › 2016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16
- › 2016学年度上学期小学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由探究课教学模式引发的思考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由探究课教学模式引发的思考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由探究课教学模式引发的思考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由探究课教学模式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