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计划总结数学计划总结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复习计划» 正文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复习计划

[10-20 00:41:51]   来源:http://www.kmf8.com  数学计划总结   阅读:8315
概要: 4.择例要精。复习中选择一些恰当、新视觉、最能体现复习内容本质特征、唤起学生思维灵感而引起思维共鸣的例题而施教,达到温故知新。择例时要做到“三性”。一是准确性;符合教材标高,谨防过深或过偏而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典范性:体现重要知识点,其有“范例”作用;三是综合性:体现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一般而言,复习时应精选学生平时漏缺的知识,精选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精选带有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 5.方法要巧。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掌握得牢。教师指导复习时要做到四点:第一是定调。给出复习“导引单”,学生依“纲”复习。第二是给法。对复习方法与策略给予具体指导,使学生形成复习的技能。第三是树靶。对复习中的疑难问题展开辨论,审视真伪。第四是立样。对辨论的结果给出是与否的肯定回答,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观点。 6.途径要广。把小学所学的全部内容进行一次回顾与整理,内容很多,但是时间比较少,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大课堂观,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立足课堂注重延伸。课前唤醒旧知,明晰知识点,为沟通的联系,建构网络做好知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复习计划,标签: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总结范文,http://www.kmf8.com
4.择例要精。复习中选择一些恰当、新视觉、最能体现复习内容本质特征、唤起学生思维灵感而引起思维共鸣的例题而施教,达到温故知新。择例时要做到“三性”。一是准确性;符合教材标高,谨防过深或过偏而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典范性:体现重要知识点,其有“范例”作用;三是综合性:体现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一般而言,复习时应精选学生平时漏缺的知识,精选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精选带有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
5.方法要巧。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掌握得牢。教师指导复习时要做到四点:第一是定调。给出复习“导引单”,学生依“纲”复习。第二是给法。对复习方法与策略给予具体指导,使学生形成复习的技能。第三是树靶。对复习中的疑难问题展开辨论,审视真伪。第四是立样。对辨论的结果给出是与否的肯定回答,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观点。
6.途径要广。把小学所学的全部内容进行一次回顾与整理,内容很多,但是时间比较少,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大课堂观,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立足课堂注重延伸。课前唤醒旧知,明晰知识点,为沟通的联系,建构网络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课中串点成线,编制知识网,先由学生独立梳理知识,在小组归纳补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实践应用,完善知识链,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在应用中得到深化与提升。
7.练习要活。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必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复习课功能的进一步深化。复习时应在对基本的核心知识进行梳理后,引导学生从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和层次结构中领略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思想方法的一致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悟数学思想的真谛。要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能体现解题路径和解题策略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灵活的解决问题,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某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更要关注他们是如何想到解决办法的,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
8.评价要准。适时、准确进行复习评价,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窥视解题思维心理、准确把握复习节奏。评价要做到;一是评价试题的拟定要准确。试题要以课标、教材为本,切忌任意放宽和加深。测试的次 数要控制,防止加重学业负担;二是评价手法的应用要恰当。评价手段一般有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借助自评,尽可能把游离的知识点归位、整理、形成解题技巧。同时,对照规律,逐一审视,增强辨析能力;借助互评,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校正思维歧途,增强运用能力;借助师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辨清疑、混点,增强解题能力。三是评价结果的展示要充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多地暴露掌握知识的残缺点,捕捉、收集、整理其错误,并研究其错因,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二) 内容及时间安排
根据本学期时间和内容,复习约安排六周左右的时间,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可把以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复   习   内   容

时间

数与代数(约16课时)

 

数的意义和数的读写法的整理与复习

5月18日

数的改写和数的大小比数的整理与复习

5月19日

因数和倍数的整理与复习

5月20日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的整理与复习

5月21日

运算定律及简算的整理与复习

5月24日

复习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和分析方法,能运用基本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月25日

量的计量

5月26日

比和比例

5月27日

用字母表示数

5月28日

式与方程

5月31日

数与代数单项测试

6月1日

空间与图形(约9课时)

 

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

6月2日

平面图形面积整理与复习

6月3日

立体图形体积的整理与复习

6月4日

图形与变换整理和复习

6月7日

图形与位置整理和复习

6月8日

空间与图形单项测试

6月9日

统计与可能性(约4课时)

 

统计

6月10日

可能性

6月11日

统计与概率单项测试

6月14日

综合测试(一)

6月15日

策略与方法 (一)

6月16日

策略与方法 (二)

6月17日

策略与方法 (三)

6月17日

模拟测试(一)

6月21日

综合复习(一)

6月22日

试卷讲评,查缺补漏

6月23日

综合复习(二)

6月24日

综合复习(三)

6月25日

模拟测试(二)

6月28日

机动安排

准备7月3号、4号测试

上一页  [1] [2] 


Tag:数学计划总结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总结范文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