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计划总结数学计划总结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集汇» 正文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集汇

[10-20 00:41:51]   来源:http://www.kmf8.com  数学计划总结   阅读:8129
概要: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二、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集汇,标签: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总结范文,http://www.kmf8.com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二、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kmf8.com ]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三、 复习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
    2、0—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3课时)
    3、分类(1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1课时)
    5、认识钟表(1课时)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学科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一年级的学生刚跨入学校的大门,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充满了自信,喜欢问为什么,对学习有很大的兴趣。
规定的目标和要求:
知识与技能领域: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形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 几何体。
对数据的 收集和整理、描述、分析过程有初步 体验,初步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数学思考领域:1、学生能运用生活

[1] [2] [3] [4] 下一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集汇》一文来自www.kmf8.com!http://www.kmf8.com

<

经验,对20以内的数的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 学生在教师的 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 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领域:1、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的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 数学活动中遇到 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 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与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 学生在他人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本册教材重难点:
20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
本册提高质量主要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和课标,结合教学实际备好教案。
2、上课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复备课,并且作好课前准备,讲练结合,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与教学之中。
3、教学中注意应用情景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kmf8.com ]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6、练习过程不能单调,注意练习的形式多样话,要进行大量的变式练习。
7、每周进行周末练习。

[1] [2] [3] [4]  下一页


Tag:数学计划总结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总结范文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