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15.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2分)
地点: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用原文填空。(2分)
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 。
17.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8.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三)伤仲永(17分)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③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0.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作者名)。(2分)
2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父异焉 (2) 稍稍宾客其父
(3)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 彼其受之天也
22.下列几组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 于:贤于材人远矣 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B.之:于舅家见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 以:或以钱币乞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 D.名:并自为其名 有仙则名
23.解释下列句子。(2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4.请用原文填空。(2分)
事实上,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有很多,从乡邻的角度是因为 , 。从他父亲的角度来看,是因为 , 。
25.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2分)
26.第③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中“受于天”与“受于人”各是什么意思?(2分)
27. ①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专电 带孩子报名参加钢琴比赛时,看到一个3岁的小姑娘,与其家长交谈得知,孩子2岁时就开始学钢琴,弹了三个月就不谈了,现在想重新开始,父母着急地咨询者找哪位钢琴老师好。”
② “记者接到这样的电话,一个两岁的孩子姥姥说,外孙已经认识一千多个汉字,让记者报道一下。”
针对以上报道,结合本文,谈谈你自己的看法。(2分)
三、作文(30分)
请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复习、考试,这样的生活似乎太单调,太乏味了吧。不!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也有自己的一片蓝天,一片沃土,亲爱的同学,老师想知道你的课余生活是不是丰富多彩! 请以“美在课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2.题目:这事真让我 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写作。
要求:(1)请将作文题补充完整。
(2)文章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要有真情实感,并努力做到有新意。
(3)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成功学校2009-最新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
初一语文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lí zhù huì gēng 磐 瘁 谰 邃(每个0.5分) 2.C (2分) 3.C(2分)
4.示例:“您是春风,为我吹散心头愁云;您是大树,为我送来夏日清凉(您是港湾,让我停泊心灵之船)。妈妈,衷心地祝您:母亲节快乐!”(2分,未使用修辞要扣分)
- 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初一语文
- › 2016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题
- › 2016年春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题
- › 静安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卷
- ›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数学复习
- › 成功学校2016学年度初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
- ›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年阶段考历史试卷
- › 2016年第二学期初二历史期中试题
- › 2016年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 › 第二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题
- ›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试题
- ›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模拟题
- › 第二学期初三家庭作业英语专题浙江省嘉兴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初一语文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初一语文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初一语文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初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