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 正文

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

[05-18 21:32:3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171
概要: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最新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最新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默写(10分)①《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园东望路漫漫, 。③ ,寒暑光照铁衣。④谁家玉笛暗飞声, __ 。⑤ __ ,竹中窥落日。⑥《竹 里 馆》一诗中表达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意境的两句诗: ___ , 。⑦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颂黄河,赞美黄河。请写出关于黄河的古诗词句子(意思完整的上下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点字释义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A.鉴赏(鉴定) 死而后已(停止) 兀兀穷年(贫穷)B.怪诞(荒唐) 杂乱无章(章节) 家喻户晓(了解)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锋芒毕露(毕竟) 妇孺皆知(小孩子)D.亘古(延续不断) 荒草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迥乎不同(差得远)3、下列句子
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最新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默写(10分)

①《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故园东望路漫漫, 。③ ,寒暑光照铁衣。

④谁家玉笛暗飞声, __ 。⑤ __ ,竹中窥落日。

⑥《竹 里 馆》一诗中表达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意境的两句诗: ___ , 。

⑦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颂黄河,赞美黄河。请写出关于黄河的古诗词句子(意思完整的上下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释义完全正确的一组( )(2分)

A.鉴赏(鉴定) 死而后已(停止) 兀兀穷年(贫穷)

B.怪诞(荒唐) 杂乱无章(章节) 家喻户晓(了解)

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锋芒毕露(毕竟) 妇孺皆知(小孩子)

D.亘古(延续不断) 荒草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迥乎不同(差得远)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B.李春燕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

C.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工业不但发展很快,而且农业发展也很快。

D.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

4、联系上下文,仿照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 ,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2)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 了。

(3)这部 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惟妙惟肖 不攻自破 得天独厚 B、栩栩如生 不攻自破 匠心独运

C、栩栩如生 迎刃而解 得天独厚 D、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匠心独运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很爱护环境卫生,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然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桶里, ,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班主任发现了他 B、班主任发现了自己

C、这被班主任发现了 D、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7、根据语境回答问题(2分)

刘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刘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刘军听了,怪不好意思。

⑴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

⑵如果你是刘军,你应该怎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了加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班委决定举办两项活动:

初一语文试卷第1页 共8页

①邀请家长与同学一起参加“沟通,从心开始”的座谈会,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座谈会设计一段不超过60字的开场白②创办一份刊物,刊物已设计了“成长路”与“寸草心”等栏目,请你为这份刊物拟两个新栏目。(每栏目不超过6个字)(4分)

①开场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栏目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9——10题(4分) 每题2分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9、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1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4分)

(1)因谒( )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

(3)旁置( )菜羹而已 (4)公取自食( )之

12、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甚而退(但是)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母亲的月饼》一文,回答15——20题。(15分)

⑴记得我小时候每到中秋节是特别羡慕店里卖的自来红、自来白、翻毛、提浆,那时就只是这样传统月饼老几样,哪里有如今又是水果馅又是海鲜馅,居然还有什么人参馅,花脸一样百变时尚起来。可那时中秋的月饼在北京城里绝对的地道,做工地道,包装也地道,装在油篓或纸匣子里,顶上面再包一张红纸,简朴,却透着喜兴,旧时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

⑵只是那时家里穷,买不起月饼,年年中秋节,都是母亲自己做月饼。说老实话,她老人家的月饼是不仅远远赶不上致美斋或稻香村的味道,就连我家门口小店里的月饼的味道也赶不上。但母亲做月饼总是能够给全家带来快乐,节日的气氛,就是这样从母亲开始着手做月饼弥漫开来的。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