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我又走过校园。这时候,晨光初露,晓风未起。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见不到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土山高尖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倾耳细听,俄语、英语、阿拉伯语等等,依稀可辨。在很多地方,我只是闻声而不见人。但是仅仅从声音里也可以听出那种如饥似渴迫切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炽热心情。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把知识像清晨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那样一口气吸了下去。我走进大图书馆,又看到一群男女青年挤坐在里面,低头做数学或物理化学的习题,也都是全神贯注,鸦雀无声。
我很自然地把昨天夜里的情景同眼前的情景联系了起来。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还能有比这更动人的情景吗?我心里焕然充满了汲不出的喜悦。我仿佛看到春天又回到园中:繁花满枝,一片锦绣。不但已经开过的桃树和杏树又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连根本不开花的榆树和杨柳也是满树红花。未名湖中长出了车轮般的莲花。正在开花的藤萝颜色更显得格外鲜艳,丁香也是精神抖擞,一点也不显得疲惫。总之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这难道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幻象吗?不是的。这是我心中那个春天的反映。我相信,住在这个园子里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同学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春天,眼前也都看到这样一个春天。这个春天是不怕时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
11.文章首段写燕园花事渐衰的景象,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古诗或古文中哪些语句描写的情形与之相似或相反?
答案:相似的:“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苏轼)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相反的:“池塘水绿风微暖。”(《木兰花》晏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12.作者描绘的是校园中的师生们在春天里充满活力、不知疲倦地工作和学习的美好图景,那么你心目中的春天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答案:略(语言优美流畅,描写真实即可。)
13.描绘事物时可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器官,本文中即有体现,请你从其他文章或诗词中找出运用某一器官进行描述的语句。
答案:触觉:“吹面不寒杨柳风。”
嗅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觉:“听取蛙声一片。”
视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4.作者触景生情,生活中的一个小水滴都会荡起感情的涟漪。请你也采撷一滴水,说一说激起了你怎样的情感。
答案:略(先写出一件小事或一处景致,再道出由此产生的情感。)
15.本文与朱自清的《春》同是写春景,你更喜欢哪一篇?请说明理由。
答案:略(语言通顺,言之成理即可。)
16.文中有作者耳闻目睹的实景,也有由眼前景象引发的想象,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出燕园师生的精神面貌,请你仿照此种手法,表现某类人的某种精神面貌。
答案:略(先确定要表现哪种精神风貌,再选择具体事件,然后安排虚写、实写部分。)
(四)文学放飞(4分)
17.下面是有关人士对中国古典名著的评价,请在横线上填出书名。
(1)“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2)“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答案:《红楼梦》 《三国演义》
三、作文(40分)
18.题目:那时我多么快乐
作文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答案:略
相关推荐: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同步练习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同步练习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试题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 藤野先生》练习题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优化测控:《诗五首》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之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
- › 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