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6.略
(二)1、起因:有一人欲乘华、王之船避难;经过:贼追来后王欲舍下此人,华留下了他;结果:华救助了这个人。
2、因为他不知道往后会发生什么事。(意近即可)
3、开始答应救此人,后来想放弃他。原因是“贼追至”。
4、华的优表现在始终如一地救助此人,王的劣表现在临危放弃此人。
5、言之成理成文即可,如:要临危不惧、救人到底、心地善良等。
三、回顾《三峡》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水经注 郦道元 北魏 2、缺 即使 冲荡、冲洗。
3、山的高峻 江水的迅疾 清荣峻茂 林寒涧肃
4、①山高水急 ②秀丽奇绝 ③萧瑟凄凉 (意思对即可)
四、阅读《卖油翁》,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世无双 发矢十中八九 2.百发百中 百步穿杨
3.评价是:“无他,但手熟尔” 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
4.他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启示(略,可以从如何对待自己的长处方面来谈。)
5.用,凭 但,你的
6.点头 夸耀 擅长(善于) 打发
7.(1)陈尧咨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
(2)有一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旁边,斜着眼睛看(陈尧咨射箭),(看了)很久也不离开。
五、回顾《木兰诗》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郭茂倩;《乐府诗集》 2.略
3.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后一问意近即可)
4.⑴、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而死,有的胜利归来。⑵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跨越。
5.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意近即可)
6.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7.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六、读贺知章《回乡偶书》,回答后面问题。
1、少小离家老大回。 2、既指作者,也指家乡的人。
3、诗人虽然离别家乡数十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他的心头,也反衬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
相关推荐: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同步练习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同步练习
- 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备考训练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上学期)
- ›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 › 地理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学习效果评价个性化试题
-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检测题 (一)
- › 第四单元第1课天气与生活同步练习(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 › 地理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学习效果评价个性化试题(连载)
- ›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达标检测
- ›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 ›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备考训练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备考训练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备考训练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备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