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七年级下期末模拟试题,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期末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18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贻误( ) 针鼹( ) 忍俊不禁( )
叫嚣( ) 恫吓( ) 黏液( )
2、 在成语的错别字下边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后边横线上:
争颜斗艳 左顾右盼 无可言喻 络绎不绝 高赡远瞩
津津有味 怒不可恶 流连妄返 爱不释手 姹紫嫣红
3、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 相提并论(题目) 不解之缘(缘分) 豁然开朗(开阔)
B、 因地制宜(根据) 先发制人(制服) 蹑手蹑脚(放轻)
C、 不胜其烦(能承受) 束手无策(办法) 克勤克俭(能)
D、 花团锦簇(汇集) 我行我素(平时,一向) 众妙毕备(全,都)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巨人三传》是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的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B、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合而成的字,在行楷书法中偏旁有不同的书写形式。
C、新诗的节奏是作者感情的外在表现,新诗的用韵比较自由,但却不可以不押韵。
D、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通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的本领也在不断提高。
B、 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
C、 “我们不知道啊,”孩子们回答说:“他已经走了。”
D、 他独自关在屋子里,双手支在桌子上,在琢磨:这是为什么?怎么证明呢?
6、对课文中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打打气就可以架起一座桥。这样,岂不是不用“望洋兴叹”了吗?(此句运用了反问和双重否定结合的句式,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B、 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罢课”一词很有特色。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敢于反抗旧势力的精神。)
C、 “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这里是小姑娘的语言描写,运用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表现出小姑娘诚实的品质。)
D、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微风”和“阳光”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希望他的歌声能极大地感动广大青年,引起广大青年的共鸣的愿望。)
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宣执法》——毕沅——《后汉书 酷吏传》——南朝
B、《第一千个球》——贝利——自传——阿根廷
C、《乡愁》——余光中——现代新诗——台湾
D、《口技》——林嗣环——笔记小说——明朝
8、仿照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
例句: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风筝
友情
9、 李晓文晚上学习到9点,感到有些疲劳,正好电视台转播世乒赛况,她刚打开电视,妈妈就生气地走过来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还看电视?”如果你是李晓文,你应该怎么对妈妈说:“ ”。
二、 默写填空:(8分)
1、 出淤泥而不染, 。 ( 《爱莲说》)
2、 ,江春入旧年。 (王湾《 》)
3、 盈盈一水间, 。 (萧统《迢迢牵牛星》)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明月别枝惊鹊, 。 ( 《西江月》)
6、 ,小桥流水人家。 ( 《天净沙 秋思》)
7、 月下飞天镜, 。 (李白《 》)
8、 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 》)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呼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 给下列字注音:
契( ) 涿( ) 鬻( ) 讼( )
2、 给加点字释义:
第归,杀而鬻之 召权知开封府
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其人遂无以对
3、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盗人牛舌者”与“有犯赃者”
B、“其人遂无以对”与“亦知其名”
C、“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与“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D、“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与“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4、翻译句子: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
5、前三段表现了包拯哪些方面的才能和品德?
6、第四段写了有关包拯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话表述出来。
7、用横线画出第四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指出其意在说明什么?
四、课内现代文语段阅读(一)(12分)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件无价之宝!”好消息轰动了整个禽兽国。飞禽走兽们个个跃跃欲试,火烧火燎地要去寻宝。
大公象扇动着两只比蒲扇还大的耳朵,听到了这个十分离奇的消息。他可不愿错过这个好机会,便背上一千公斤香蕉出发了。他还叫上老伴,好助他一“鼻”之力。金丝猴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穿上金光灿灿的丝绒袄儿,又摘了十来个香喷喷的水蜜桃,装进葛藤打结的口袋里,往肩上一搭,也上路了。
- 七年级下期末模拟试题
- ›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 ›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苏教版有答案)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 › 2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 › 2016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 › 2016年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二
- › 2016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下期末模拟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下期末模拟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下期末模拟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下期末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