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训练(C卷)» 正文

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训练(C卷)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532
概要: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训练(C卷),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训练(C卷)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鸟巢(cháo) 鸡雏(chú) 呷(xiā) 悲怆(chuànɡ)B.眼睑(jiǎn) 眸子(móu) 苍穹(qiónɡ) 恍惚(huǎnɡ)C.逞能(chěnɡ) 抽搐(chù) 咆哮(xiào) 不羁(jī)D.窥伺(kuī) 遒劲(qiú) 阔绰(chuò) 庇护(pì)答案:D(“庇”应为“bì”。)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垂曼 篷松 斑斑驳驳B.肌键 闲熟 略胜一筹C.劝绣 飘捍 一尘不染D.疮痍 观瞻 秩序井然答案:D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巨册的《自然史》,
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训练(C卷),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训练(C卷),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训练(C卷)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鸟巢(cháo) 鸡雏(chú) 呷(xiā) 悲怆(chuànɡ)

B.眼睑(jiǎn) 眸子(móu) 苍穹(qiónɡ) 恍惚(huǎnɡ)

C.逞能(chěnɡ) 抽搐(chù) 咆哮(xiào) 不羁(jī)

D.窥伺(kuī) 遒劲(qiú) 阔绰(chuò) 庇护(pì)

答案:D(“庇”应为“b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垂曼 篷松 斑斑驳驳

B.肌键 闲熟 略胜一筹

C.劝绣 飘捍 一尘不染

D.疮痍 观瞻 秩序井然

答案:D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巨册的《自然史》,我们学过其中的《马》。

B.《狼》选自《聊斋志异》,这是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C.“聊斋志异”这四个字中,“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志异”的意思是记述奇异的事。

D.《珍珠鸟》的作者是冯骥才,沈石溪写了《斑羚飞渡》。

答案:B(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4.仿照下面例句的修辞方法,以“月亮”为开头,写一句话。

例句: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答案:略(注意句式或修辞手法。)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7题。(10分)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始折旋疾徐( )

(2)乃四顾胆落( )

答案:(1)慢 (2)看

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4分)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2)椎鼓径进

答案:(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7.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4分)

答案: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1分)

①蜜蜂是不能单独生活而必须过群体生活的昆虫。

②蜂王也叫母蜂,它的职能是产卵;工蜂负责采集花粉、花蜜,酿制蜂粮,哺育蜂儿,饲喂蜂王,修造巢房,守卫蜂巢,调节蜂群内的温度和湿度。

③在漫无边际的大自然中,蜜蜂怎么知道什么植物在哪里开花流蜜呢?原来是有很多蜜蜂,先出巢四方侦察,回来把侦察的结果告诉它们的同伴。蜜蜂的这种告诉方法,是它们特有的一种“语言”——蜜蜂的舞蹈。

④蜜蜂要酿成一公斤蜜,必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与蜂房的距离平均是一公里半,那么,蜜蜂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四十五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

8.①~④段分别从 四方面介绍蜜蜂的特点。(4分)

答案:生活方式、寻找蜜源、传递信息、采蜜的艰难

9.第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2分)

答案:列数字 作比较

10.第③段中“语言”一词加引号的作用是 ,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答案:表特殊含义 表解释说明

11.第④段中加点词“差不多”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案:不能。“差不多”有相近、接近的意思,如果去掉,就成了“等于”,语意改变,不准确。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7分)

富有的是精神

谢 冕

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但是第一步是积累。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但无论怎么说,首先是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我的经验是,不要抱怨,更不要拒绝老师提供的那一串长长的书单,那里边有的道理,你们现在并不理解,但是要接受它,按照那个参考书目或必读书目,一本一本地读,古今中外都读,分门别类地读。有的书要反复读,细读;有的书可以走马观花,快读;但是一定要读。这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想告诉大家,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应付着方方面面工作的,不论是写文章、说话、论证、作判断,靠的就是北大本科几年的读书的积累。那时还有很多的政治运动,用到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也就是在那些有限的时间里的那些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积累,支撑着我现时的繁重的工作。虽然时感知识不足,所知者少,但使我有能力去应付那千头万绪的局面的,还是北大当学生那几年打下的基础。

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这样专注的、系统的、全力以赴的学习机会也就随之失去了。等到工作临头,你发现罗曼•罗兰没有读过,高尔基没有读过,《离骚》没有读过,《故事新编》没有读过,但丁和普希金也没有读过,那时工作逼着你发言,你只好手忙脚乱地临时乱翻。那是应急,不是学习。匆忙中谁能把《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口吞了下来?即使吞了下来,你又能发表出什么意见呢?离开了大学,可以说,你基本上失去了大学学习的条件,那时想起那一串长长的书单,你真是悔之莫及了。

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杜绝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智慧。

[1] [2]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训练(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