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正文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463
概要: (3分)。17.为什么说化石里“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什么说化石留下的是“密码”?(3分)。18.“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19.“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分析诗中采用第二人称及修辞手法的作用。(3分)。三、文言文阅读(24分)山 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恒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晴,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3分)

17.为什么说化石里“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什么说化石留下的是“密码”?(3分)

18.“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9.“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分析诗中采用第二人称及修辞手法的作用。(3分)

三、文言文阅读(24分)

山 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恒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晴,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21.《山市》的作者是谁?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说出两三条即可)?世上还有跟山市类似的自然现象吗?请你说出它出现的地点和名称。(3分)

2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碧瓦飞甍( )

②惟危( )楼一座

③裁( )如星点

④倏忽( )如拳如豆

23.翻译划横线的句子(4分)

(1)未几,高垣……城郭矣

译: 。

(2)既而风定天晴……霄汉

译: 。

(3) 然数年恒不一见。

译: 。

(4) 或凭或立,不一状。

译: 。

24. 看看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层次?(5分)

25.一词多义(解释):(10分)

然数年恒不一见( ) 然数年恒不一见( )

然 数

尘气莽莽然( ) 层层指数( )

其实过之( ) 树形团团如帷盖( )

其 盖

不可计其层次矣( ) 盖为不识者( )

二三日者云( )

堂若者( )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1. huìgèn yíng mǎ 峦 méng 莴 霎 犸 chán 颚 cōnɡ lóng hái 嗉 谧 zhōng 盈 塌 喑 shū 潜 狩 cánɡ 躯 档

2. ①微弱 ②柔和

3.C

4.D

5. B

6. (1)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学而不思则罔 (3)断肠人在天涯 (4)乱花渐欲迷人眼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7)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8)风正一帆悬

(9)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    7.如:⑴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⑵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8.略

9.人类利用月球为其服务

10.略

二、(一)11.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常在两千米左右的高空,都是很美丽的

12.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

13.简洁、准确。

14.不能,去掉以后语言就不准确、不严谨,也就没有科学性。

15.主要说明了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的特点。

16.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江猪过河,大雨滂沱。/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山戴帽,大雨到

(二)17.这句话表明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否定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这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足以证明了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18.因为化石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残渣就是生命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还要靠科学家进行研究,不是直接表现生物进化的历史,所以说是“密码”。 19.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明无论时间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拦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

20.运用第二人称“你”,显得亲切自然。流露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1. 蒲松龄。(凡有关作者的字号、生活的朝代、籍贯、作品等,只要正确,皆可作为答案。)如蓬莱、日照的海市蜃楼,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22.①屋檐 ②高 ③同“才” ④突然

23.(1)(2)略

(3)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

(4)有的人倚墙伏栏,有的人直身站着,各人的形态都不一样。

24.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第二个层次是换成另一幅图景:连绵数里的高墙深城。城中有像楼的、像厅堂的、像街巷的建筑,高低参差,清清楚楚展现眼前。

第三个层次,大风起后,“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第四个层次再变化,五座楼如五座高耸山峰“窗扉皆洞开”五座楼间隔而一字摆开,楼层愈高处挨得愈紧。

第五个层次蜃景的逐渐消失。

此题可分为两个层次:风起前后的两种境界:前者孤塔耸立,少顷换一幅图景,这时蜃景的物象是逐步增加的。

后者五座楼的情景,逐渐变化,依次消失,这时是蜃景物象逐步减少的。

25. “但是”,转折连词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几”读shù

“数数”shù

“那”指示代词

“它的”代楼

“伞盖”名词

句首发语词,表推论

代“人们”

与“堂若”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像厅堂一样的”

相关推荐:

上一页  [1] [2]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中学初一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