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卷» 正文

初一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卷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657
概要: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初一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卷,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初一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卷(三)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 给加点字注音。奢侈( ) 粗犷( ) 冗杂( ) 俨然( )2.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中所空缺的字。拘(jǐn ) (mí)散 热(chén) (fú)水3. 在横线上填写词语中所缺少的一个字。雀无声 不 其数 一视同 无忧无4. 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1)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 。(A. 痛苦 B. 苦恼 C. 烦恼)(2)我只是伫立 (A. 凝望 B. 观望 C. 眺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5. 下列各组词语中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参观 美丽 文雅 描绘 B. 资格 机会 理论 童年C. 寻找 愉快 才华 公平 D. 照顾 秀美 智慧 意义6. 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有误的一组是( )A.《陋室铭》——刘禹锡 B.《黄鹤楼》——崔颢C.《泊秦淮》&mdas
初一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卷,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初一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卷,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初一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卷(三)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 给加点字注音。

奢侈( ) 粗犷( ) 冗杂( ) 俨然( )

2.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中所空缺的字。

拘(jǐn ) (mí)散 热(chén) (fú)水

3. 在横线上填写词语中所缺少的一个字。

雀无声 不 其数 一视同 无忧无

4. 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 。(A. 痛苦 B. 苦恼 C. 烦恼)

(2)我只是伫立 (A. 凝望 B. 观望 C. 眺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5. 下列各组词语中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参观 美丽 文雅 描绘 B. 资格 机会 理论 童年

C. 寻找 愉快 才华 公平 D. 照顾 秀美 智慧 意义

6. 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有误的一组是( )

A.《陋室铭》——刘禹锡 B.《黄鹤楼》——崔颢

C.《泊秦淮》——杜牧 D.《爱莲说》——陶渊明

7. 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太阳是世界的中心,它放射着光和热,就像永世不灭的火炬一样。

B. 那一望无际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C. 天气燥热难挨,鼻子、嘴都干得像冒烟似的。

D.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8. 从句子中加点词的感情色彩上看,不同于其他三组的一项是( )

A. 以这颗星的光辉和美丽柔和来说,确也当得起这个高贵的名字。

B. 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

C. 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与渺小了。

D. 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家公司的产品远销日本、美国、香港、加拿大等国家。

B. 不管刮风下雨,他都能按时上学。

C. 战士们冒着滂沱的大雨和泥泞的道路快速前进。

D. 王老师用亲近的态度跟同学们讲话。

10. 下列句子中与课文一致的一项是( )

A. 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皆如外人。

B. 俄而,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 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写出所空缺的上句或下句。

(1) ,儿女共沾巾。

(2)夜久语声绝, 。

(3)沉舟侧畔千帆过, 。

(4)商女不知亡国恨, 。

(5) ,白发谁家翁媪?

12. 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两篇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是相同的,只是表现手法不同,前者重在抒情,后者重在说理。( )

(2)“不少的人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句中的“人家”与“白云生处有人家”的“人家”意思相同。( )

(3)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和打比方。( )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出自《孙权劝学》一课的一句话,后来的成语“刮目相待”即源于此。( )

二. 阅读

阅读《小橘灯》语段,回答13—18题。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 (A. 迅速 B. 灵巧 C. 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我 (A. 赞赏 B. 赞许 C. 鉴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13. 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14. 第一段自然中“挑”、“拿”、“放”表现了小姑娘的( )

A. 聪明伶俐、落落大方 B. 沉着冷静、少年老成

C. 干脆利落、不慌不忙 D. 心灵手巧、动作麻利

15.“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第一个“好”指 ;第二个“好”指 。

16. 这段文字中“黑暗潮湿的山路”属环境描写,其作用是( )

A. 反映出重庆的自然环境 B. 表现“我”当时无聊、惆怅的心情

C. 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 D. 既是写实,又寓示着当时政治环境的黑暗

17. 对画波浪线的句子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从小橘灯想到小姑娘,在那黑暗的年代,她那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是可贵的,给人鼓舞,使人看到光明。

B. 小橘灯的微弱的光反衬了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

C. 小橘灯的光虽然微弱,照不了多远,但却能照亮我前进的山路。

D. 小橘灯象征当时不够强大的革命力量,它能够指引我们走向光明。

18. 文章以“小橘灯”为题的原因是( )(多项选择)

A. 小橘灯是文章的线索。

B. 小橘灯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C. 小姑娘是文章的主人公,以小橘灯为题,有利于突出她的形象。

D. 小橘灯给人以鼓舞,并增强追求光明的信念,以此为题,意义含蓄深远。

阅读《愚公移山》语段,回答19—24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 [2]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