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AB两卷)•单元练习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AB两卷)•单元练习
一、基础知识。(29分)
1.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驯( )良 帽缨( ) 豆荚( ) 笨拙( )
zhé( )伏 bīn( )危 jiǎo( )健 璀càn( )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5分)
贪得无厌 憨态可鞠 婷婷玉立 曲指可数
悠然自得 狼狈不堪 慢不经心 烟波浩瀚
神态温顺 安生立命 功勋卓著 栩栩如生
3.下列加粗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矫健(强壮) 濒危(临近,接近) 无动于衷(念头)
B.乐不可支(支持) 栖息(停留) 漫不经心(弥漫)
C.翌日(第二天) 璀璨(形容珠宝等光彩夺目、鲜明) 征袖(远行)
D.藉秋风(凭借) 崇山峻岭(高) 序齿(牙齿)
4.填空。(5分)
(1)松鼠是一种________的小动物,________,________,很讨人喜欢。
(2)游子乍闻征袖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熊猫体态________,四肢________,尾巴短秃,毛色________,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________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
5.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4分)
(1)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
( )
(2)那么,雄虫的一对折翅有什么用处呢?金龟子的折翅,跟天牛长长的须角、锹甲的铁锹般的上颚一样,都是发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标志,只是外形各不相同而已。
( )
(3)山林间云雾缭绕,烟波浩瀚,空气潮湿,泉水丰富,到处生长着苔藓,在繁茂的植物中杂以多种竹类。
( )
(4)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 )
6.下面的一组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①这时,大陆上出现了不少猛兽,弱小的袋鼠被大量捕食,遭到灭顶之灾,在其他大陆上便渐渐灭绝了。
②大约在1亿多年前,全世界都有袋鼠,那时候,澳大利亚与北半球的大陆还连在一起。
③袋鼠为什么只生长在澳大利亚呢?
④在这里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息、繁衍,直到今天。
⑤后来,由于地壳发生了变化,澳大利亚从亚欧大陆分离南移。⑥而澳大利亚因为远离亚欧大陆,猛兽无法跨越海洋,这里就成了袋鼠的安全区。
7.仿照句式,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6分)
例1: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仿句: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的,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
例2: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句:(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1分)
(一)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________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
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 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8.这两段文字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第一段空白处应填的一个词语是(1分)
( )
A.驯良 B.乖巧 C.警觉 D.聪明
10.第一段中加△的词语如果省略,表达效果将会有什么变化?(2分)
11.第二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1分)
12.第二段文字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松鼠乖巧的特性?(2分)
13.本文的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麻雀
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蠢。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麻雀多了,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4.麻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15.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2分)
16.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1分)
17.为什么说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虫”“是人们对它的误解”?(2分)
18.文中第一句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
-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AB两卷)•单元练习
- ›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 ›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苏教版有答案)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 › 2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 › 2016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 › 2016年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二
- › 2016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下第四单元(AB两卷)•单元练习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下第四单元(AB两卷)•单元练习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下第四单元(AB两卷)•单元练习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下第四单元(AB两卷)•单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