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2017年初一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正文

2017年初一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05-18 21:32:3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695
概要: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 最新一年年初一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带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一年年初一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带答案)一、积累运用(共22分)1、把下面语段中用拼音表示的汉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2分)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 jǐng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理解历史 ,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 yì的事情。2、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有的人的少年时代如白驹( )过隙,充满惆( )怅;有的人的少年时代,五彩纷呈( ),乐趣荟( )萃。( ) ( ) ( )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2分)A:文学能将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有声有色地展现出来。B:犯了错误,要敢于承认,勇于改正,再接再厉。C: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看他失魂落魄的样子,一定是考砸了。4、下列对课文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社戏》中描写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的
2017年初一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带答案),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 最新一年年初一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带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一年年初一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2分)

1、把下面语段中用拼音表示的汉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2分)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 jǐng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理解历史 ,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 yì的事情。

2、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有的人的少年时代如白驹( )过隙,充满惆( )怅;有的人的少年时代,五彩纷呈( ),乐趣荟( )萃。

( ) ( ) ( ) (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2分)

A:文学能将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有声有色地展现出来。

B:犯了错误,要敢于承认,勇于改正,再接再厉。

C: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看他失魂落魄的样子,一定是考砸了。

4、下列对课文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中描写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B:沈从文的小说、散文如《边城》《端午日》等,带有浓浓的川西风情。

C: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为思念其弟苏洵而作。

D:《本命年的回想》是一篇具有浓郁黄土高原乡土气息的散文,文中有关过年习俗的叙述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5、诗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林则徐)(1分)

(2)今夜月明人尽望, 。(《十五夜望月》)(1分)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刻舟求剑》)(1分)

(4)青山有幸埋忠骨, 。(岳飞墓)(1分)

(5)《次北固山下》中,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2分)

(6)《赤壁》中以小见大,以两位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句子是:

, 。(2分)

(7)《成功的花》中表明“花”的“成功”来之不易的诗句是:

, 。(2分)

6、综合性学习。(共4分)

在“生活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下面的语言材料。请运用在活动中得来的知识和能力,先指出它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改正。

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 占,贴出了一则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1)告示的语言中有什么语义错误或语法错误?(2分)

(2)这则告示应修改为:(2分)

二、阅读理解(共38分)

(一)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7、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反映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B: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 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说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现词人的无奈而又伤感的情绪。

D:全词深沉婉约,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常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共8分)

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 ) (2)捉蛤蟆,鞭数十( )

(3)以丛草为林( ) (4)余年幼,方出神( )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以土砾凸者为邱 B:项为之强

C: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D:而置之其坐

10、翻译句子。(2分)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1、“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一句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故事,完成12~14题。(共6分)

曾子杀彘

曾子【1】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2】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3】。”妻适市来【4】,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5】与婴儿戏耳【6】。”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7】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8】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9】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10】。”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2】女:同“汝”,你。【3】彘(zhì):猪。【4】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5】特:不过,只是。【6】戏耳:开玩笑罢了。【7】待:依赖。【8】子:你,对对方的尊称。【9】而:则,就。【10】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12、与“曾子之妻之市”一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加点字是( )(2分)

A: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B:而置之其坐

C:至之市,而忘操之 D:何不试之以足

13、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曾子什么样的品质?(2分)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2017年下学期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