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下面请参考www.kmf8.com为您整理的“初一语文综合测试题”,希望您的语文成绩能够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运用与积累(1—4题 18分)
1.课文传真——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3分)
(1)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2.诗苑寻芳——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内容。(每空1分,共4分)
(1)苏轼《浣溪沙》一词中,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场景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图画的句子: , 。牛衣古柳卖黄瓜。
(2)《木兰诗》一文中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概括出木兰驰聘沙场的矫健身姿的句子: , 。
3、作文诊所——阅读下面一位同学的习作文字 ,完成后面问题。(共5分)
下雨了,没有打雷也没有闪电,雨水静静地流躺。哦,是秋姑娘在顷吐自己的心事呢。雨停了。我抬头仰望,碧空如洗,蓝得使人心醉,蓝得使我想起穿蓝色运动裤的小运动员们在晨跑……哦,秋天应该是蓝色的!
面前,是一大片草地。小草已经枯黄,可当中却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树,开始落叶了,可那枯黄的叶子像美丽的cǎi(甲)蝶从空中飞落下来,慢慢地慢慢地铺成了一条路,cǎi(乙)上去软绵绵的,像铺了一条黄色的地毯。
(1)第一段选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 应改为 ② 应改为
(2)给第二段选文中两个同音字写出相应汉字。(2分)
甲: 乙:
(3)模仿第一段的最后一句,结合第二段选文内容,补写一句话在最后的横线上。(1分)
答:
4、综合实践——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共6分)
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共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让我们认真读一本好书吧!
(1)世界读书日在中国——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机构、学校、图书馆、社区等各界人士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日庆典活动,把读书日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日。但是,在中国,这个世界性的读书节还未被社会公众所知晓,更谈不上是节日。据搜狐读书网站做过的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27%的人虽听说过但不知详情,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你能写几句话来劝劝中国人多多读书吗?(2分)
答:
(2)读书节在我校——假如我校要举办首届读书节活动,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为本届读书节再设计一个具体的活动内容。(2分)
示例:首届读书节开幕庆典
答:
(3)读书节有主题——每个活动都有主题,请你仿照下面示例(1995年中国首届大学生读书节主题)的句式,为我校首届读书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字数不限)(2分)
示例:我爱读书
答: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5—23题 52分)
一、诗海拾贝——阅读下列几则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材料二: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材料三: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材料四: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材料五: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
听不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温柔的微风,/但我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闷。
开花的季节,/我跟枝叶同样幸福,/沉甸甸的果实,/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牛汉《根》)
5.材料一中一个“ ”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 , 。” (2分)
6.有同学认为:材料二中最后一句的“自缘”应该是“只缘”。你认为呢?请你能帮忙品味一下,好吗?(2分)
答:
7.材料三中借助景语表达情思的诗句是: 。(1分)
8.阅读材料四,你能从中学到什么写作技巧?请你至少概括出一点,并说出理由。(2分)
答:
9.材料五中“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你是如何理解的? (2分)
答:
二、文言泛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 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欺侮和轻视。③同列:同辈。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俟其欣悦( )
③人疾之如仇敌( )④恶之如鸱枭( )
- 初一语文综合测试题
- › 初一语文教学计划大全
- › 初一语文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 初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初一语文上册课改工作计划
- › 新人教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初一语文教学计划
- › 初一语文课改计划
- › 初一语文组集体备课总结
- › 2016学年初一语文教学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综合测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综合测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综合测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综合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