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至此,有人会说:“让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美流传百世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得要去揭秘呢?科学家真是无事忙。就算你对了,将旷世奇美归结成眼球的转动、视线的游移、脑电波的闪烁,还有什么电脑图像处理等等,以这些世俗之物来亵渎大师之杰作,岂不大煞风景?达·芬奇在天之灵闻之,当跌足长叹曰:“焚琴煮鹤,莫此为甚!”
(7)但也有人会说:“__________________”
(8)孰是孰非?惟有去问达·芬奇本人了。
《蒙娜丽莎》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作于1503-1505年。画上的蒙娜丽莎长发披肩,端庄稳重,脸部稍侧,双目正视,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丝含蓄的笑容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艺术史上称之为“神秘的微笑”。达·芬奇不仅是艺术家,也是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的绘画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当时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绘画理论方面,他把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知识,整理成为系统的理论,对欧洲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12. 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蒙娜丽莎的微笑被称为“神秘的微笑?是因为:(2分)
(1)_________(2)___________
13. 细读第(4)段,联系上下文,完成下表。(5分)
视网膜区域名称功能论断
14. 第(6)段中加点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2分)
“焚琴煮鹤”是指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在文中比喻____________。(2分)
15. 从玛格丽特揭秘过程中可以看出,要探究一个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请写出其中三点。(1)_______;(2)_______;(3)_________(3分)
16. 从文中推断,第(7)段的内容显然应与第(6)段相对。请你用一段话来驳斥对方(即第(6)段)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14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7. 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4分)
(1)谓左右曰。______________
(2)吾欲辱之。何以也?___________
(3)何为者也?_______________
(4)其实味不同。______________
18.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___________
(2)吏二缚一人诣王。___________
(3)缚者曷为者也?_____________
19. 楚王戏晏婴,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3分)
20. 用“水土异也”解释人的行为,固属荒唐,但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三. 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迎接中国记者节在荆门召开,学校组织一次调查社会上常见错别字的“啄木鸟行动”,假定你是这次活动中一个调查小组的负责人。
21. 你准备怎样带领你的小组开展调查活动?请你写出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2分)
(1)
(2)
22. 你们小组调查得来的错别字,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
(1)锦上天(添)花 (2)签(鉴)定书
(3)桂林三花洒(酒) (4)孤注一置(掷)
(5)
(整)齐 (6)相形见拙(绌)
请你用分类说明的方法,对造成错别字的原因作一个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请你就如何规范街头招牌用字向文字管理部门提出一条建议。(3分)
四. 写作(50分)
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
请以“往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试题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1. 略
2.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旧时王谢堂前燕
(5)剪不断,理不乱,是离愁。
3. 略 4. 略
5. (1)吸烟危害您的健康(2)告别烟雾一身轻(3)严禁吸烟
二. 阅读理解
(一)6. 略 7. d、c、b、a
8. 乔那坦认为自己做出了成绩,将被选为群落之首。
9. 略
10. 这是重复手法的运用。表面看是一种无言的沉默,而深层分析则体现了乔那坦所作所为不被群落的理解,同时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乔那坦的同情。
11. 略
(二)
12. (1)蒙娜丽莎微笑时隐时现;(2)蒙娜丽莎含蓄的笑容,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13.
视网膜区域名称功能论断
小凹区对阴影不敏感,善于辨别彩色和细节。蒙娜丽莎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
外围区对彩色和细节不敏感,善于辨别运动和阴影。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
14. 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终于解开了。糟蹋艺术,做煞风景的事。
15. (1)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
(2)丰富的知识储备;(3)锲而不舍的精神;
(4)勇于实践;(5)严谨的科学态度。只答三点即可。
16. 略
(三)17. (1)左右之人(2)用什么办法(3)干什么
(4)它的果实
18. (1)晏婴,是(一个)善于词令的齐国人
(2)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3)捆着的(那个人)是干什么的
19. 其一,善意,从楚王最后的感叹,从晏婴敢于针锋相对可见。其二,恶意,楚王的问话带有侮辱性,且是故意的。
20. 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三. 综合性学习 略
四. 写作略
-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 › 初一语文教学计划大全
- › 初一语文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 初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 初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初一语文上册课改工作计划
- › 新人教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初一语文教学计划
- › 初一语文课改计划
- › 初一语文组集体备课总结
- › 2016学年初一语文教学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