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盛开的紫藤萝花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5、请你把文章的主旨句找出来写在横线上,并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分)
16、试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分析“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一句的作用(4分)
(二)阅读《清明的心弦》,完成17—21题。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净,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呢?
③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然而,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 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的与二把刀的垂钩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④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瑟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紫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⑤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急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⑥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棵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却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
⑦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17、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初冬有什么感觉?(2分)
18、你发现了吗?本篇全文都是用衬托的手法描写景物的,如在第②段中用春天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来衬托大树在初冬时的宁静、从容、安详。(3分)
19、第②段中作者说“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沉重的负担”“快乐的负担”各指什么?(4分)
20、本文描写景物,处处突出一个“静”字,将初冬时静谧安静的景象跃然纸上,文章都写了哪此景物“静”了?请填空回答(3分)
第②段写 静了;第③段写 静了;第④段写 静了。
21、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作文:(50分)
22、题目:这事真让我______________ 进入中学后,在日渐繁忙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①剔 ②猝 ③禁 ④眩
2、①chuò ②qiú ③qī ④xián
3、①只能远远地看,而不能靠近。 ②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4、略
5、示例:标志以两个“8”作为主体,巧妙组合出两个迎着朝阳、昂扬向上、充满朝气、极富动感和现代感的健身男女图形,不仅具有直观垂范的效果,更能传递出全民健身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天天健身、天天快乐的健身理念。作品表达了全民健身的意向,图案简洁、活泼、明了,线条干净,极具运动感、现代感,既具中国特色,又易于传播。
二、古诗文阅读
7、略
8、略
9、①自己 ②通“僵”,僵硬 ③用 ④原来
10、①看见细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②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在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③我平定心神,捉住了蛤蟆,用鞭子抽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
11、细致观察,想象丰富,富有童心。
三、现代文阅读
(一)
12、比喻、拟人。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颜色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有富有情趣。
13、 繁多与生机。
14、作者不再陷于死之悲哀的痛苦之中,而是竭力求得心理的宁静与平和的喜悦。
15、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个体的生命使有限的、短暂的,无数个体的生命的汇合,构成群体生命无休止。
16、在结构上,照应了开头的“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在内容上,写出了作者由紫藤萝花而触发的心灵的感受——重新获得新生,要振奋精神,迅速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去。
(二)
17、天气渐冷,即使是如此,但却少了秋的压抑。换来了冬的凉爽清新的空气。
18、春天的发芽、成长。夏天的茂盛、秋天的丰收
19、“沉重的负担”是“为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快乐的负担”是因数累累的果实是大树的“安慰”。
20、树木 水 大地
21、排比;抒发了作者对北方冬季的喜爱,以及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和憧憬
四、作文 略
-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E卷
- › 2016年度初一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教学计划精选
- › 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 › 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 初一年级政治上学期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 课标版初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 初一年级《童趣》基础知识点整理
- › 初一年级《童趣》基础字词
- › 初一年级《童趣》课文原文译文
- › 初一年级《童趣》课文原文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E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E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E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E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