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 正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536
概要: 12、“我”进入家门之后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些情景预示着什么?(4分)13.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与“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14.“我”听到爸爸辞世的消息时,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镇定”和“安静”,你能理解这种反常的现象吗?(4分)(二)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不必说碧绿的的菜畦,光滑的的石井栏,高大的的皂荚树,紫红的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
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12、“我”进入家门之后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些情景预示着什么?(4分)

13.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与“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

14.“我”听到爸爸辞世的消息时,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镇定”和“安静”,你能理解这种反常的现象吗?(4分)

(二)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不必说碧绿的的菜畦,光滑的的石井栏,高大的的皂荚树,紫红的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5.文中划线句能否将“紫红的桑葚”与“碧绿的菜畦”对调,为什么?(3分)

16.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色,也回忆了童年时一些有趣的活动。请仿照示例概括活动的内容。(3分)

翻断砖;——————; ——————;————————。

17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语言简洁,却很有表现力,请选择角度进行赏析。(3分)

18.谁不曾有过童年,谁不曾有过让人忍俊不禁的童趣。请举出一则童年趣事与大家分享。(5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9 本文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和韩愈、柳宗元、

、 、苏洵、苏辙、曾巩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3分)

2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

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21、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泯然众人矣。

③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2、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____”;其三,从方仲永本身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号内填原文)(3分)

23、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分)

四、作文(40分)

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又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不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题目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如宽容、空间、挫折、成功、快乐、付出代价等),然后完成作文。

题目:成长,需要

要求:抒写真情,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更多内容请点击:

初中> 初一 > 初一语文试题

上一页  [1] [2]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初一语文下册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