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的,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在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
这,你想过吗?
(节选自《读者》2008年第4期)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论点。(2分)
17、“雕塑一般的姿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呢?(2分)
18、如何理解“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2分)
19、文中的两则事例有何共同点,又有何不同的呢?(2分)
20、“这,你想过吗?”,面对此问,你的回答是什么呢?(请简述理由,不少于30字)(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1~24题(12分)
《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3分)
项为之强( ) 凹者为壑 ( ) 作青云白鹤观( )
2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3分)
A、必细察其纹理 而置之其坐
B、作青云白鹤观 昂首观之
C、尽为所吞 项为之强
D、而忘操之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24、这是一篇追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向读者展现他妙趣横生的童年生活。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并说说“趣”在哪里?(3分)
3字迹清楚,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联考七年级语文期中参考答案
1、 蕴盎魅(书写美加分,要控制在5%左右)
2、 略
3、 D
4、 C
5、 修改参考:
(1)句①两个“有害”语意重复,应删除后一“有害”或删除“有害人体的”;句②句子结构不完整,可在“冒出来的‘烟’”前加上“它”(或“如烟”);“纯真”用词不当,可改为“纯正”;“飘散的气雾都是雾气”多余,可删去,或将该句调至“有纯正浓郁的烟草香味前”。(2分。答对1处得1分,得满2分为止。若有其他改法,包括改得比原来好,只要正确、合理,亦可。)
(2)删除“(能)防止”或删除“不(会)”。(1分。)
6、 ①“限塑令”执行后,塑料袋使用量大幅下降,无纺布袋销售量上升。(意思符合即可)
②“限塑令”得到了有效执行。(意思符合即可)
③称呼l分,劝说内容2分,语言连贯、得体1分。“劝说内容”要点:①菜卖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菜的质量、价格和服务;②带头执行“限塑令”,为保护环境尽责任,大家会理解、支持的;③执行“限塑令”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④还可以有偿提供竹蓝子、无纺布袋等,增加收入。(答到以上任意两点即给2分,其他合理的劝说内容也可。)
7、 引出说明对象(1分),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8、 第②段举例在于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第③段举例在于说明“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同时引出下文,说明不稳定的堰塞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9、“不稳定”体现在: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堆积体以松散士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2分,每点l分)
10、“大体”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或“不十分精确”)。(2分,对词语的理解和陈述的理由各1分)
11、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4分,每点l分,答到要点即可)
12、 他重拾书本,报考硕士研究生;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他绝不放弃;他成为医院名副其实的技术精英,几项重大医疗成果都得到了省、国家级专家的认可和肯定。(或者是使他成了一个深钻业务、严谨负责的好医生)
13、 详写“惊心一跪”的经过,略写他潜心钻研,日日益长进的历程。这样安排使得文章重点突出,中心鲜明。
14、 是她,让他开始重新思索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真正需求;是她,让他思索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是她,让他找准了人生的航标和前进的方向。(答对两个方面即可)
15、 略(写作时,一定要对自己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作细腻描写,从字里行间表现出心灵受到震动和撞击)
16、生命姿势只有挺拔如松,生活才会有意义,人生才会有价值。(只要大意相同即可)17、化学家布拉克与一位母亲在弥留之际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只要大意相同即可)
18、通过诘问,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与对人生价值的思索。并告诉我们:生命姿势只有挺拔如松,生活才会有意义,人生才会有价值。
19、思想境界相同:生命姿势挺拔如松,人格高尚,精神崇高;
弥留之际的最后一个姿势不同:布拉克死时平稳地端着满满一杯牛奶,反映出他生前工作时有“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那位母亲却“紧紧地蜷曲着上肢”,坚定地在废墟下保护她的孩子,表现出母性的伟大无私。
20、略(此题应紧扣文章的论点,从自我的生命姿势、人生理想等方面来发表看法)
21、略
22、A
23、略
24、如“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表现作者对观察具有浓厚的兴趣;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有趣,趣在想象丰富,稚态可掬;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有趣,趣在惩罚强暴,同情弱小,正直可爱。
- 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三卷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三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三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三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七年级语文检测题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