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下面请参考www.kmf8.com为您整理的“最新一年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联考试卷”,希望您的语文成绩能够突飞猛进的发展。
最新一年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联考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
1、默写:(8分)
A、忧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B、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C、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D、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E、描写木兰矫健雄姿奔赴战场的诗句: , 。(《木兰诗》)
F、描写木兰功劳大、赏赐多的诗句: , 。(《木兰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至5)题。(7分)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消烟,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jū gōng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就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
1) 给划线的字注音: 殷红 脊梁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jū gōng 尽瘁
3)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4)“死而后已”中的“已”的意思是:
5)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3、名著阅读(2分)
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是《童年》的主题之一。《童年》中的阿廖沙的两个舅舅 和 粗野、自私,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
4、综合运用(8分)
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来捡拾沉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1) 请写出一个与黄河有关的成语、俗语。
2) 请写出一句与黄河有关的著名诗句。
3) 请写出《黄河颂》的词作者,曲作者。
4) 请写出一个有关治理黄河的故事。
5) 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黄河。
二、阅读(50分)
(一)丑小鸭(节选)(18分)
忽然间,他举起了翅膀: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他不知不觉地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阴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飕飕的响声。小鸭认出了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没有什么关系!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一死。但是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在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5、丑小鸭的心理经过了怎样的变化?请填写。(3分)
( ) ———( ) ———( )
6、丑小鸭为什么拼死拼活也要飞向美丽的天鹅? (4分)
7、找出第①段中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4分)
8、怎样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在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 (3分)
9、面对丑小鸭的生活经历,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4分)
(二)枯枝与鲜花(16分)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起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0.在第①段,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4分)
(1)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不超过10个字)
11.在第③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4分)
12.阅读第④⑤⑥段,填写下面的空白。(4分)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对枯树和柔藤________ _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13.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三)孙权劝学(16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4、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划线字。(2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见往事耳
15、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联考试卷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联考试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联考试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联考试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