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训练题» 正文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训练题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766
概要: ⑦为了让“水立方”呈现梦幻效果,我们还需要给3000多块气枕充气。虽然“水立方”在外观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每块气枕却相对独立,因此,即便其中一块气枕泄气,也不会造成“水立方”膜结构的整体损坏。(选自《百科知识》,文章有改动)11.从文章内容看,国家游泳馆命名为“水立方”的原因是什么?(2分)12.阅读第⑤段,指出“镀点布成的点阵”的作用。(4分)13.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作用。(4分)(1)ETFE的透光率达到了90%左右。(2)经试验,只要两辆消防车的水,20分钟之内,“水立方”就能干干净净洗个澡。14. 选文中好几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语句:作用:15.从全文看,“水立方”的外衣有哪些神奇之处?请分点概括。(4分)三.古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6--26题(一) (4分) 山中与幽人①对酌 唐 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训练题,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⑦为了让“水立方”呈现梦幻效果,我们还需要给3000多块气枕充气。虽然“水立方”在外观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每块气枕却相对独立,因此,即便其中一块气枕泄气,也不会造成“水立方”膜结构的整体损坏。

(选自《百科知识》,文章有改动)

11.从文章内容看,国家游泳馆命名为“水立方”的原因是什么?(2分)

12.阅读第⑤段,指出“镀点布成的点阵”的作用。(4分)

13.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作用。(4分)

(1)ETFE的透光率达到了90%左右。

(2)经试验,只要两辆消防车的水,20分钟之内,“水立方”就能干干净净洗个澡。

14. 选文中好几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语句:

作用:

15.从全文看,“水立方”的外衣有哪些神奇之处?请分点概括。(4分)

三.古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6--26题

(一) (4分) 山中与幽人①对酌 唐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②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释】①幽人:指隐居的高士。②卿:对好朋友的称呼。

16.“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2分)

17.“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 (20分)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8.解释加点的词。(4分)

(1)恒不一见( ) (2)始悟为山市( )

(3)惟危楼一座( ) (4)窗扉皆洞口( )

(5)高插青冥( ) (6)裁如行点( )

(7)尘气莽莽然( ) (8)居然城 郭( )

19.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短语。(4分)

(1)一切都变得没有( ) (2)高高低低的城墙( )

(3)昏暗得看不分明( ) (4)大风停止,天空晴明( )

20.翻译句子。(6分)

(1) 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21.些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B.一行/有/五点明处。

C.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D。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22.读完此文,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山市给你的印象。(2分)

23. 你还了解哪些“聊斋”故事,请列举一个,并简述之(2分)

(三)(11分) 居高位而不易其本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2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居高位而不易其本 ( ) (2)辄拾以啖之( )

(3)亦缘其性真素 ( ) (4)殷仲堪既为荆州( )

2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云我豁平昔时意。

(2)焉得登高枝而捐其本。

26.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

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答案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

1.略 2.(1)(2)略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5)略 (6)鲁智深 曹操 3.A 4.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作引用(引用说明) 5.示例:(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示例:玉兔 夜光 婵娟 嫦娥 玉盘 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朱元璋抗元起义 后羿射日 (3) a.示例:庆飞天成功,做创新人才/铸中华神箭,扬中华神威/打造新神舟,太空谱新篇/欢迎航天英雄! b. 示例:中华常写辉煌/祖国几番腾飞 c.略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 6.介绍蝈蝈的叫声(歌声)。 7.蝈蝈 8.(1)自言自语的小声说话,形容声音细小。 (2)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9.略 10. “窃窃自语”“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喑哑”“尖锐” “短促”“清脆”“柔和”(能写出四个即可)。/喜爱、赞美之情。

(二)11.形状像方盒子(1分),外观看上去像布满了蓝色水泡(或:组成“水立方”外衣的蓝色气枕是对泡沫状态下水分子结构的艺术表达)(1分)

12.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挡在场馆之外(或:改变光线的方向,起到隔热散光的效果);镀点之间,所需光线能自由通过,使场馆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充分。(4分,每点2分)

13.(1)说明透光率并不刚好是90%,使文章表述更准确。(2分,答出“准确”即给2分)

(2)具体准确地说明人工清洗“水立方”省力(用水少、用时短)的特点。(2分,写出“具体”或“准确”给1分,写出“省力”或“用水少、用时短”给1分)

14.略15.①抗压性非常强②能充分保证场馆的温度和采光 ③有自我清洁能力 ④不易整体损坏(4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35分)

(一)16.“极写饮酒之多”或“极写饮酒之痛快”。17.“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或“朋友之间的深情”。

(二)18.略 19.一切乌有 高垣睥睨 黯然缥缈 风定天清 20.略 21.D 22.瞬息万变/变幻莫测 23. 示例:《商三官》中十六岁的商三官,为了给父亲报仇,女拌男装,终于亲手杀死了仇人。再如《侠女》,侠女为报顾生照看老母之恩,以身相许,为顾家留下血脉,然后绝尘而去。

(三)24.改变 就 朴素 担任、做 25. (1)就以为我把平时的习性丢了. (2)怎么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 26.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意思对即可)

上一页  [1] [2]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