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七年级语文《我的第一次文学》» 正文

七年级语文《我的第一次文学》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353
概要: 8.结合文章,请想像一下“我”放学回家后的心情,并描述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不进学校我是不是也许真的能成长得更快,更好,更充实呢?”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一天放学后,“我”为什么没有害怕、恐惧反而高兴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我的第一次文学》,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8.结合文章,请想像一下“我”放学回家后的心情,并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进学校我是不是也许真的能成长得更快,更好,更充实呢?”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一天放学后,“我”为什么没有害怕、恐惧反而高兴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shà gāi

2.突然,出乎意料;脚

3.勾画了希金斯投河未成的狼狈样子,语言轻松幽默,富有讽刺意味。

4.要有相互间恶意攻击,不惜造谣中伤之技能。

5.作者在马克•吐温的名字前加一系列的修饰语,是要列举对方无中生有地加在他身上的罪名,增强文章的讽刺效果。

6.文中的马克•吐温并非作者本人,而是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从而更加有力地揭露美国“民主”的虚伪性。

7.害怕——绝望——顺从。

8.开放性题目。当时的心情当然是轻松愉悦的,只要写出有类似的句子即可。

9.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只有进学校掌握知识才能成长得更快更好。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突出他当时内心的恐怖和想逃避的心理。

10.因为别人对学校的宣传有误差,而“我”的切身体验证明学校并没有把我的生活空间夺走,我还是自由的,有生活乐趣的。

上一页  [1] [2]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