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言归于好 【辨析】“言归于好”和“破镜重圆”,都表示“重新和好”的意思。区别在于:(1)后者只用于夫妻之间,前者应用范围广泛,夫妇可用,朋友也可用,而且不限于两个人。(2)前者是直陈性的,较浅显易懂;后者是形象的比喻,出自典故,较典雅。
6. 勉强 【辨析】“勉强”和“凑合”,都是动词,都有将就的意思。“凑合”多用于口语,“勉强”多用于书面语。
7.打量 【辨析】“打量”和“观察”,都是动词,在用法上有区别 。“打量”的对象是人,特指人的衣着,外貌。“观察”的对象往往是物。
8.异口同声 【辨析】“异口同声”和“众口一词”,都形容说法一样。区别在于:(1)由于“异”和“众”含义不同,前者只要两个以上就能用,而后者要用于许多人。(2)前者有个“声”字,一般用于说话的场合;后者不限于说话的场合。
9.乐不可支 【辨析】“乐不可支”和“喜不自胜”,都形容非常喜悦、快乐。区别在于:(1)前者偏重于快乐,后者偏重于喜悦。前者常常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后者多作谓语,也作定语、状语,一般不作补语。
10.不知所措 【辨析】“不知所措”和“手足无措”,都可形容慌张,都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意思。区别在于:(1)后者因含“手足”两字,强调“举动(慌乱)”;前者不强调“举动”。(2)前者除可指“慌张”时的状态外,还可指“失望”、“困惑”、“感激”时的神情状态;而后者仅形容举动慌乱和不知如何应付的样子,使用范围小。(3)前者前面常可直接加上“茫然”、“彷徨”、“困惑”一类词;后者不能。
11.欣赏 【辨析】“欣赏”和“观赏”,都是动词,都是指观看美好的事物。区别在于意义和用法。“观赏”,着重在有目的的观看,可以观赏鱼,观赏花,观赏景物……“欣赏”,着重在领略其中的趣味,不仅用于看,也可用于听。“欣赏”可以受表示程度的副词“很”、“十分”等修饰。
12. 孤苦零丁 【辨析】“孤苦零丁”、“形单影只”和“孑然一身”,都含有“孤独、孤单”的意思。区别在于:(1)孤苦零丁含有“生活困苦,无依无靠”的意思,另两个成语没有。(2)后两个词只能用于一个人,而孤苦零丁不限。
13.自告奋勇 【辨析】“自告奋勇”和“挺身而出”,都含有“主动地出来担当某项任务”的意思。区别在于:(1)前者多着眼于“主动地提出来”,后者则着眼于“主动地站出来”。前者大多指一般情况下的行动,而后者一般指在十分危急、极其困难或面临艰巨任务的情况下的行动。(2)前者可作状语,后者一般不作状语。
14. 家喻户晓 【辨析】“家喻户晓”和“妇孺皆知”,都表示人们都知道。区别在于“家家户户”和“妇女孩子”。当强调“妇女孩子都知道”的意思时宜用后者,后者在程度上深于前者。
五、单元修辞测试
1.拟人 这句话是写鹦鹉在听了燕子的话后的情态和动作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鹦鹉的形象活灵活现,鲜活而血肉相盈,并与骆驼的形象形成对比,突出了骆驼的高大形象。
2.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骆驼的谦虚而不张扬、踏实肯干的性格。
3.拟人、夸张 这句话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禽兽们对“无价之宝”的渴望和占有欲。
4.拟人 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大白鹅急于得到宝贝与天鹅比试的心情。
5.比喻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草坪的美丽景色。
6.反复 这句话是对米妮的心理描写,运用反复的手法表明了米妮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7.比喻 把“闪闪发光的金币”比作“月亮”,从质感和色彩突出金币之美,从而写出米妮的真诚与诚实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而启示人们向米妮学习,做诚实的人。
8.拟人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花,赋予其人的动作、人的情感、人的思维。
9.比喻 本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花园的美丽和花朵之多。
10.拟人 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霜雪猖獗破坏的无耻嘴脸刻画出来,同时也写出了巨人的自私。
11.比喻 形象地描述出连绵不断的美妙音乐悠扬起伏,阵阵向四方传播的情景。
12.夸张 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忘我、陶醉的心情。
13.比喻 写出了人们终于抛弃喧嚣、烦恼,忘情于自然之美的景象。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复习卷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 藤野先生》练习题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优化测控:《诗五首》
- › 七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之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
- › 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复习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复习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复习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复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