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地。
(3) 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__方向。C地位于B地的__________方向,A地位于D地的__________方向。D地位于C地的__________方向。E地位于A地的__________方向。
2、运用地图量算距离 最最好将比例尺由1厘米:××厘米化简成为1CM:××千米的形式。厘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是:厘米减五个0变成千米;千米加五个0变成厘米。米和厘米的换算方法是加减两个0。
比例尺的大小比较:①比值确定时: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②图幅相同时: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 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略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是个分数,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因而不带单位,分子通常为上;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的单位必须统一。计算结果,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表示;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表示)
扩展: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例1:实地距离360千米的两地,在1:4000000的地图上的距离为:
A.90厘米 B.9厘米 C.0.9厘米 D.11厘米
例2:下列四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的是(D)
A、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B、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C、五百万分之一 D1:500000
例3:在同样大小的图幅上,分别绘制中国政区图和某校平面图,选择恰当的比例尺(C)
A中国政治图:三百万分之一,某校平面图:二十万分之一 B、中国政治图1:30000000,
某校平面图:1:50000 C、中国政治图:1:30000000,某校平面图:1:2000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一般为综合题。陡崖:等高线重合;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山顶:等高线中间大、等高线数值越大,海拔越高,数值小,则海拔低;四周小的地形;陡坡: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缓坡反之。山脊:等高线由海拔高向海拔低处突出;山谷反之。
更多内容请点击:
初中> 初一 > 初一地理教案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 › 2016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七年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章测试题
- › 初一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题(有答案)
-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