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太平洋跨______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_____,在四大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西洋也跨_________,形状略呈“____”是世界____________。印度洋大部分位于_______,是世界第___________。北冰洋大致以______为中心,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是四大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洋。
3、阅读教材P26,用“绘图本”铺在图2-28上进行描绘并填出七大洲的名称
二、合作共建
1、被北美洲、亚洲和欧洲围绕的大洋是( ) 2、被五大洲环抱的大洋有(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 北冰洋
3、世界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 印度洋
4、四大洋中纬度最高的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读“四大洋面积比较图”,回答
三、系统总结
四
大
洋
四、诊断评价
1、右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错误是( )
A、A是岛屿 B、B是海峡
C、C是半岛 D、D是大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洋是海洋的主体,一般离大陆较远
B、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其面积和深度都比洋大
C、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
D、海洋中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3、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4、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5、填出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并在图上填出。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_
五、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到自己有待加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课时 学看地形图
【学习目标】 : 1、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及制作
2、正确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及其制作
3、会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
【学习重点】:1、会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名称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及制作
1、阅读课本P30填空:地图上的______和_____分别表示陆地和水域,绿色代表平原。白色代表冰川。
2、阅读课本P30-P31的图2-38、图2-39、图2-40、图2-41对比四幅图找出其区别
(1)读图2-41填空:等高线分成设色地形图就是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_______________,绘制成的地形图。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31的图2-44,正确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及其制作
1、 阅读课本P31的图2-44了解等高线的制作
等高线的定义是:将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所成的线(把它写在课本上)
二、合作共建
1、 阅读课本P31的图2-44,小组讨论探究
(1)读图2-44做活动题1将答案写在课本上
总结:等高线越_________(稀疏或稠密)表示地形越陡。等高线越_________(稀疏或稠密)表示地形越缓。
(2)探究山脊、山谷的等高线特点
山脊:等高线向_______(高或低)突,山谷:等高线向________(高或低)突
2、读图分析题
读下列“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状态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________地形②________地形③_________地形④____________地形
3、读“等高线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形态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2)EF、FG两个山坡,山坡较缓的是_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地理填充图册P14的第一、二、大题
三、系统总结
四、诊断评价
1、海底地形多种多样,属于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一般坡度不大,海水不深的是( )
A、大陆架 B、海沟 C、海盆 D、大洋中脊
2、下列著名地形区与其对应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刚果盆地—大洋洲 B、青藏高原—亚洲
C、落基山脉—非洲 D、安第斯山脉—北美洲
3、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区域地形类型多为(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4、世界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大高原是( )
A、东北高原 B、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巴西高原
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右图中甲地的海拔是( )
A、500米 B、700米 C、200米 D、300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300米 B、700米 C、400米 D、100米
五、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到自己有待加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课时 世界的地形
【学习目标】 : 1、正确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掌握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及区别 3、识记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及组成,了解海底地形的组成
【学习重点】:1、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及区别 2、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正确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1、阅读课本P27填空:地表各种________的形态,总称______。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种地形。
2、读图2-23区别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1)地面某一地点高出________的_________叫海拔,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___________。
(2)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A点的海拔为_______米。B点的海拔______米
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在地形图上表示高度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共同点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学习任务二:仔细观察课本P27-P28的五幅不同地形类型的景观图,区别五种地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地球的形状和纬线
- › 地球的形状和纬线
- › 初中七年级地理同步练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地球的形状和纬线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地球的形状和纬线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地球的形状和纬线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地球的形状和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