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岳飞抗金的理解能力。岳飞和诸葛亮都没有完成自己的愿望。因此正确答案为为A。
10. ★★★★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北宋和辽、北宋和西夏、南宋和金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知识点的掌握。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相同点是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因此正确答案为为A。
11.★★★★(2010•山东莱芜)“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澶渊之盟
答案:D。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澶渊之盟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北宋应允给辽岁币,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因此正确答案为为D。
12.★★(2010•湖北宜昌)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辽 D.元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澶渊之盟
答案:C。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澶渊之盟掌握。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和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因此正确答案为为C。
13.★★★(2010•广西贵港)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 )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西夏的建立
答案:C。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西夏建立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通过所学知识不难知道,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在兴庆建立的西夏政权,因此正确答案为为C。
14.★★★★(2010•江苏连云港)21.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北宋、辽和西夏的关系
答案:C 。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北宋、辽和西夏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通过所学知识不难知道,北宋、辽和西夏的地理方位分别是北宋在南,辽在东北,西夏在西北。因此正确答案为为C。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出下图中A、B、C和a、b、c的内容。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 ; B. C.
(2)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都城的名称:
a. :b. ; C.
(3)仔细观察上图,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北宋、辽和西夏的关系
答案:
(1) A 、辽 B、北宋 C、西夏(每空1分,共3分)
(2) a 上京 b 东京 c 兴庆(每空1分,共3分)
(3) 辽、北宋、西夏(大理)政权的并立;石敬唐割让幽云十六州,北宋为收复失地进行北伐(杨家将的故事); 宋辽澶州城之战,签订“澶渊之盟”。(每点2分,满分4分)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北宋、辽和西夏地理方位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通过图片提取有用信息和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第三问的考查有一定的灵活性,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意识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以上就是初一历史暑假作业《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试题》,同学们,让我们快乐学习,不断积累,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奋力前行吧!
查看更多请点击:初中 > 初一 > 历史 > 历史暑假作业
- 初一历史暑假作业《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试题》
- › 最新初一历史教学计划
- › 初一历史寒假作业《北方民族大融合》
- › 初一历史寒假作业《中华文化的勃兴》
- › 初一历史寒假作业《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 › 初一历史寒假作业《夏商西周的兴亡》
- › 2014初一历史寒假作业训练(选择题)节选
- › 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测试题》
- › 初一历史暑假作业《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训练题》
- › 初一历史暑假作业精选选择题
- › 初一历史暑假作业《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试...
- › 2014初一历史暑假作业试题
- › 七年级初一历史暑假作业(含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历史暑假作业《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历史暑假作业《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历史暑假作业《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历史暑假作业《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