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地理辅导资料初二地理试卷初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正文

初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10-20 00:50:2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地理试卷   阅读:8287
概要: C.民居一般高大宽敞,便于通风散热 D.居民一般以米饭为主食2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D.从北向南递减28.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有①0℃等温线大致通过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③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29.镇江地区所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为A.亚热带、湿润地区 B.亚热带、半湿润地区C.暖温带、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30.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A.季风气候显著 B.夏季普遍高温 C.雨热同期 D.气候复杂多样二、读图分析题:(40分)31.读“中国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图中①是②是 。(填山脉名称)(2)EFGH四大高原中,沟壑纵横的是 ,冰川广布的是 。(填字母)(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面积最大的是 。(填字母和名称)(4)K是 平原,M是 平原,W是
初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标签:初二地理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C.民居一般高大宽敞,便于通风散热 D.居民一般以米饭为主食

2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D.从北向南递减

28.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0℃等温线大致通过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

③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9.镇江地区所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为

A.亚热带、湿润地区 B.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暖温带、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30.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 B.夏季普遍高温 C.雨热同期 D.气候复杂多样

二、读图分析题:(40分)

31.读“中国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图中①是

②是 。(填山脉名称)

(2)EFGH四大高原中,沟壑纵横的是 ,冰川广布的是 。(填字母)

(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面积最大的是 。(填字母和名称)

(4)K是 平原,M是 平原,W是

丘陵。

(5)主要河流中,③是 ,④是 。

(6)a处为 海。

32.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⑴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

⑵①气流是东南风,来自 洋;②气流是西南风,来自 洋。它们给我国东部地区E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而西北内陆F受这种气流影响不够明显,降水较 。

⑶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潮影响频繁 B.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C.地形复杂多样 D.冬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⑷根据你的感受,我们镇江新区此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

33.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今年4月14日, 省(D)玉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8月7日, 省(E)舟曲地区发生特大泥石流;10月18日,今年第13号强台风“鲇鱼”进入① 海海域,并于23日从东南沿海登陆,在其影响的省区中,A是 ,B是 。

(2)(填注省区名称)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F 市闭幕。跨经度最大的省区C是 ,纬度最高的省区N是 ,M是 。

34.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 。其中长江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 向 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

⑵图中两条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⑶图中B地形区是 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 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

(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每题2分 共60分)

1-5 CBCCB 6-10 BDCAD 11-15 ACACD

16-20 CDBBA 21-25 CDBCD 26-30 BABAD

二、读图分析题 (每空1分 共40分)

31(1) 大兴安岭、 秦岭

(2) F 、 E

(3) D 柴达木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4) 东北、 华北、 东南

(5) 黄河、 长江

(6) 东

32(1)夏

(2)太平、 印度、 夏、 少

(3)B

(4)高温多雨

33(1)青海、甘肃、南、福建、广东

(2)上海、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江苏省

34(1)青藏、唐古拉、东、西、东、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长江

(3)黄土、水土流失、三峡

(4)治沙、防洪

上一页  [1] [2] 


Tag:初二地理试卷初二地理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地理辅导资料 - 初二地理试卷
上一篇:初二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