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物理辅导资料初二物理试卷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正文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物理试卷   阅读:8847
概要: 型号 镜头焦距 光圈快门 CCD解析度Sony-S70 34mm 8s-1/1000s 1024×768三、解答题:(共42分)27.(2分)如图所示,S是光源,SO是光源发出的一条光线,画出SO的反射光线.(第27题图) (第28题图)28.(2分)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9.(2分)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了 ▲ 的缘故,其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 ▲ 定律.30.(3分)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则M是一块小的平面镜.(1)实验的第一步需要改变 ▲ 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移动方向,并分别测出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和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在第二步中,小明将纸面F折向后出现了如图的情景,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1.(3分)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 尺不正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的读数为 ▲ cm.32.(4分)小明同学在用温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标签:初二物理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型号 镜头焦距 光圈快门 CCD解析度

Sony-S70 34mm 8s-1/1000s 1024×768

三、解答题:(共42分)

27.(2分)如图所示,S是光源,SO是光源发出的一条光线,画出SO的反射光线.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28.(2分)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9.(2分)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了 ▲ 的缘故,其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 ▲ 定律.

30.(3分)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则M是一块小的平面镜.

(1)实验的第一步需要改变 ▲ 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移动方向,并分别测出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和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2)在第二步中,小明将纸面F折向后出现了如图的情景,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31.(3分)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 尺不正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的读数为 ▲ cm.

32.(4分)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右图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 ℃,那么温度计甲的示数是  ▲  ℃,乙的示数是  ▲  ℃.

33.(5分)军军在厨房中发现: 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

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

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 ,

仍然保持 ▲ 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34.(5分)小敏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小敏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 凸透镜(选填“A”或“ 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 (选填“倒立”或正立”)、 ▲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小敏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 ▲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 (选填“实”或“虚”)像.

35.(5分)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 ▲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 .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6.(5分)小明在100m的短跑道上步行,要用80s从起跑线步行到终点,他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求:(1)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大?

(2)如果他在最初20s以0.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通过跑道全程的时间还是80s,那么,在余下的路程中他的速度是多大?

37.(6分)某一时期,扬州开往广州的K221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扬州

南京

黄山 萍乡

郴州

广州

到达时间 19:10 01:22 12:02 17:30 21:50

发车时间 17:30 19:16 01:30 12:10 17:36

里程/km 0 100 471 1167 1530 1904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广州所需的时间.(2分)

(2)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南京路段的平均速度.(2分)

(3)假如列车用上面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已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m,K221次特快列车有11节车厢共长228m,求列车经过大桥所需时间.(2分)

上一页  [1] [2] 


Tag:初二物理试卷初二物理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物理辅导资料 - 初二物理试卷
上一篇: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