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物理辅导资料初二物理试卷初二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正文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物理试卷   阅读:8462
概要: (3)加热状态时,电饭锅工作30 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2分)五、综合题(共26分)1、(7分)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1)请用笔画线,将图中的电压表连入电路中。(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的滑片滑到_____端(填“a”或“b”),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闭合开关后,将变阻器的滑片从阻值最大端缓慢移到阻值最小端,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从0.4V升到2.8V。关于电压测量点的选择有以下三种方案:甲方案: 0.6 V 1.0V 1.4 V l.8 V 2.2 V 2.6 V;乙方案: 0.6 V 1.0V 1.3 V 1.5 V 2.0 V 2.6 V;丙方案: 0.6 V 1.6 V 2.6 V你认为哪个方案正确?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小超同学在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小灯泡立即发光,且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写出小超同学在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试题,标签:初二物理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3)加热状态时,电饭锅工作30 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2分)

五、综合题(共26分)

1、(7分)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请用笔画线,将图中的电压表连入电路中。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的滑片滑到_____端(填“a”或“b”),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闭合开关后,将变阻器的滑片从阻值最大端缓慢移到阻值最小端,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从0.4V升到2.8V。关于电压测量点的选择有以下三种方案:

甲方案: 0.6 V 1.0V 1.4 V l.8 V 2.2 V 2.6 V;

乙方案: 0.6 V 1.0V 1.3 V 1.5 V 2.0 V 2.6 V;

丙方案: 0.6 V 1.6 V 2.6 V

你认为哪个方案正确?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超同学在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小灯泡立即发光,且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写出小超同学在实验中的两处错误:

a、 ;

b、 。

2、(11分)在利用“伏安法”测量2.5V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测量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2.0 0.30

2 2.5 0. 36

3 3.0. 0.38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2分)

(3)电流表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量程;电压表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量程。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电阻不相等。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5)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的电压达到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是___________W。当电压表示数为2.0V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W,亮度比正常发光时要 。

(6)用该实验的电路图,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分)在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大小关系时,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甲和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里装有没有,插入的温度计用来显示煤油的温度: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大于乙瓶中电阻丝的阻值。(滑动变阻器上方的是电流表)

(1)该实验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探究的。

(2)甲和乙瓶中的煤油质量应该_____________。

(3)如图可知,甲和乙电阻丝是__________联的,且同时通电,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某一位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选填 “A”或“ B”)瓶中的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较小,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_______,产生的热量越少。

(5)若将甲和乙瓶中的电阻丝并联,甲瓶中的电阻丝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__(选填 “大于”、“ 等于” 或“小于”)乙瓶中电阻丝两端电压,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选填 “A”或“ B”)瓶中温度计示数变化较大。

快乐大比拼之初二物理答案(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D D B A C C C C A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220V; 3.6×106J。 2、单向导电性质;放大电信号。

3、5A; 1100W的用电器。 4、电流的热效应。电能。

5、用电器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转动600转, 6KW•h。

6、额定电功率是100W, 484Ω。 7、225J, 225J。

8、小。24V。 9、6V;4V。

10、并联的,并联的。

11、略

12、略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1、答:导线和电熨斗是串联的,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由于它们同时工作,所以通电时间相同。(1分)

又因为导线的电阻要比电熨斗的电阻小的多。(1分)

根据公式Q=I2Rt可知,电熨斗产生的热量要远远大于导线产生的热量,所以导线不怎么热,而电熨斗却很烫。(1分)

2、答:白炽灯变亮。(1分)

白炽灯灯丝断了搭接在一起后,灯丝的长度的变短,所以灯丝的电阻变小,又因为总电压不变。(1分)

根据公式P=U2/R可知,白炽灯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由于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决定的,所以小灯泡变亮。(1分)

五、计算题(共20分)

1、略2、略3、略

五、综合题(共26分)

1、(8分)(1)略。

(2) a端,从而达到保护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等元件的作用。

(3) 甲方案正确。并方案次数太少,乙方案不等距。

(4)小超同学在实验中的两处错误:

a、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b、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11分)(1)P=UI。

(2)略。

(3)0~0.6A量程;0~3V量程。

(4)小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

(5)2.5V时,0.9W。0.6W,暗。

(6)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3、(8分)(1)控制变量法。(2)相等。

(3)串联的,保证通过甲乙两瓶中的电阻丝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4)B(选填 “A”或“ B”), 小。 (5)等于, B。

上一页  [1] [2] 


Tag:初二物理试卷初二物理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物理辅导资料 - 初二物理试卷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