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 要使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则光可能是( )
A.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B.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
C.从水中垂直射向空气中 D.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水中
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3.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由90°减小为30°,则反射角( )
A.由90°减小到30° B.由0°增大到30°
C.由60°减小到0° D.由0°增大到60°
4. 某同学站在平静的水池边,看到了天上的云在水中的倒影及水中鱼的游动,形成了“鱼在云中游”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折射形成的实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反射形成的实像
D.鱼是折射形成的实数;云是反射形成的实像
5. 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则视力表的像离人的距离是( )
A 3m B 4m C 5m D 6m
6.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图2能正确反映光的传播路径的是( )
7. 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见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
8.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 )
A.一定是实象 B.一定是虚象
C.可能是实象,可能是虚象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10.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B点的乙同学。如右图所示,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反射角是 ( )
A.1 B.2
C.3 D.4
11.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玻璃缸里B处有一条鱼,
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鱼身上,
则激光应向哪点射出( )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1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效果最好
13. 如图所示,在图中的方框中( )
A.可以填平面镜,不可以填凸透镜、凹透镜
B.可以填凸透镜、凹透镜,不可以填平面镜
C.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都可以填
D.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都不可以填
14. 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16.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7. 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这是因为射到黑板上的光发生了
的缘故;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银幕上的图像,是因为射到银幕上的光发生
了 的缘故。
18.当入射光线与法线成40°时,入射角的大小是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新|课|标|第| 一|网
19.解放军的防空雷达发现有敌机入侵,立即实施雷达跟踪监视。已知雷达从发射出无线电波到收到敌机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所用的时间为4×10-4S,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约为_________km/s,那么敌机离雷达站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km。
20.探究透镜成像规律时,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为了便于观察像的性质,要使像成在__________。因此,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
21. 在平面镜成像中,人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的像是_____像(虚/实),若人离平面镜的距离是1m,则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当人走近镜子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和小红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
硬币的虚像, 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
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23.小强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缩小的蜡烛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应是__________,如果小强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出现蜡烛的像,可能原因 。
24.通过一个透镜观察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 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 .(实像/虚像)纸到透镜的距离是 .(选填①“大于二倍焦距”、②“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③“等于焦距”或④“小于焦距”). 此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次调研检测试题
- ›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答案
- ›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解析
- › 2016年下学期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质检试卷(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 › 八年级上册地理2016年各地中考试题归类
- › 八年级上册地理2016年各地中考试题归类
- › 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次调研检测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次调研检测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次调研检测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次调研检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