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物理辅导资料初二物理试卷八年级物理上册12份测试题» 正文

八年级物理上册12份测试题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物理试卷   阅读:8717
概要: 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 ___ (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要 热。27.如图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笔,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 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 不同,所发出声音的 也不同。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4分)28.夏天,小明在海水中游泳,上岸后没有及时擦干身上的水, 过一会儿,觉得“发冷”。请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2分)29.如下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 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2) 在BC段,锡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在DE 段, 锡处于________状态。(3) 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新-课-标-第-一-(4) 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内进行的 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30. 在右图中,小明与小玉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ldqu
八年级物理上册12份测试题,标签:初二物理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 ___ (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

空气中的水蒸气要 热。

27.如图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

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笔,用来拉紧橡

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 发出声音,

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

筋的振动 不同,所发出声音的 也不同。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4分)

28.夏天,小明在海水中游泳,上岸后没有及时擦干身上的水, 过一会儿,觉得“发冷”。请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2分)

29.如下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 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

(2) 在BC段,锡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在DE 段, 锡处于________状态。

(3) 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新-课-标-第-一-

(4) 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内进行的 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30. 在右图中,小明与小玉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

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

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

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 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

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2分)

31.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时

的变化规律;

(2)见右图,温度计所示的温度是 ℃;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88 98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第 分钟时有错误,应该是 ℃。此时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

(4)参见下图,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沸腾前是 图,沸腾时是_ ____ 图。

(5)沸腾时,杯口上方的“白雾”是如何形成的?请说出它的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

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

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分)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

33.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孩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

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③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 实验:如图1-2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祛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 、B 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 、B 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 、B 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

(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 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

(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上一页  [1] [2] 


Tag:初二物理试卷初二物理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物理辅导资料 - 初二物理试卷
上一篇:初二物理上册透镜成像检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