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历史辅导资料初二历史试卷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以及答案» 正文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以及答案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历史试卷   阅读:8759
概要: 【摘要】如果你想学好历史,做练习很重要,多做习题,查缺补漏,从而加深记忆,使历史成绩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下面就是www.kmf8.com为您提供的历史试题,希望您能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5分,计30分。)1.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A.上海 B.南京 C.虎门 D.福州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开辟市场掠夺廉价原料3.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右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A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以及答案,标签:初二历史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摘要】如果你想学好历史,做练习很重要,多做习题,查缺补漏,从而加深记忆,使历史成绩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下面就是www.kmf8.com为您提供的历史试题,希望您能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5分,计30分。)

1.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虎门 D.福州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开辟市场掠夺廉价原料

3.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右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关天培血战虎门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D.洋务运动破产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是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6.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近代史上,导致台湾及钓鱼岛与祖国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对下列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1842 1895 1901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全过程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瓦解的历程 D.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8.清期统治后期,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 D.维护清朝统治

9.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洋务企业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10.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数次代表清政府屈膝投降,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他在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他应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林则徐

11.“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2.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

A.历时103天,没有什么影响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裁撤了冗官,提高了政府效率 D.建立海军,巩固海防

选项 侵华战争名称 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出“自强”、”求富”的呐喊

C 甲午中日战争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主张

13.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右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14.孙中山曾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5.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右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6.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曾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A.北京大学 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7.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B.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支持配合 D.北洋军阀不堪一击

18.如果查找有关康有为戊戌变法的史料,以下不需要搜索的是

A.戊戌风云网 B.历史名人网

C.新民主主义革命网 D.中国变法与革命网

19.右图中,属中共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字母代号是

20.CCTV 综合频道从2011 年5 月下旬开始播出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该剧再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江西等南方根据地的战斗生活。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要对象是

A.满清政府 B.北洋军阀

C.日本侵略者 D.国民党反动派

二、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2分)

(2)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1分)

(3)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1分)

22.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1] [2]  下一页


Tag:初二历史试卷初二历史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历史辅导资料 - 初二历史试卷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