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历史辅导资料初二历史试卷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检测题及答案» 正文

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检测题及答案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历史试卷   阅读:8277
概要: 材料二: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材料三:1934年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请回答:(1)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反映了张学良同一种思想,是什么?(1分)(2)材料一反映了张学良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你认为他这种思想存在的原因有哪些?(3分)(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发现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4)张学良关于青年人的出路与国家前途的关系的意见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A C B B B C C D C C C A B D二、材料解析题:15题:(1)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无条件
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检测题及答案,标签:初二历史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材料二: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料三:1934年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请回答:

(1)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反映了张学良同一种思想,是什么?(1分)

(2)材料一反映了张学良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你认为他这种思想存在的原因有哪些?(3分)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发现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4)张学良关于青年人的出路与国家前途的关系的意见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B B B C C D C C C A B D

二、材料解析题:

15题:(1)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2分)

(2) 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迅速沦陷。(1分)

(3)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1937年12月占领南京之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2分)

(4)努力学习,不忘国耻,立志成才,准备报效祖国;应该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2分)

16题:(1)孙中山(1分)(2)重庆谈判(1分) 蒋介石和毛泽东(2分)

(3)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分)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1分)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1分) 随着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关系再度破裂。(1分)

17题:(1)爱国主义思想(1分)

(2将东北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1分)原因:受到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影响;有保存东北军的实力的意图(2分)

(3)由不抵抗到坚决抗日。(1分)

(4)启发: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我们始终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言之有理即可)(2分)

 初中 > 初二 > 历史 > 初二历史试题

上一页  [1] [2] 


Tag:初二历史试卷初二历史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历史辅导资料 - 初二历史试卷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