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人口急剧增长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答案:D 解析:这是与生活相结合,分析现有事件的历史原因,旨在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题目中的时间限制“20世纪60年代初”与“50年代”相比,应该从这个时间差中去找原因。
14.(2010四川泸州中考Ⅱ,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发生了又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 在1956—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面对国家的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
请完成:
(1)据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8年我国出现了哪些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
答案:(1)主要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标志: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5.阅读下列材料: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一平二调”……造成原来的各种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1998年)
请完成:
(1)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哪一年?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人民公社化运动?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1)1958年。
(2)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有过的经济困难。
(3)评价:虽然刮“共产风”的时间较短,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也几度调整,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形态的探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反而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教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做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历史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初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侵略与反抗
- 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历史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练习题
-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
-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
- › 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检测题
- › 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测试题
- › 初中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北师大版)
- › 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之罗马帝国的兴衰测试题
- › 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2016北师大版)
- › 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带答案)
-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
- › 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历史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练习题
- › 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第一二单元复习试卷
- › 八年级历史练习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历史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练习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历史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练习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历史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练习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历史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