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历史辅导资料初二历史同步练习初二历史同步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正文

初二历史同步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02-24 23:10:33]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历史同步练习   阅读:8657
概要: 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该词所描述的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湘南暴动3.“八七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总方针是( )A.政权是由枪杆子里面取得的 B.决定在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C.开展土地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D.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4.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起新型人民军队重要开端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文家市决策 D.、三湾改编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意义是( )A.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D.建立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武装6.下图描绘的情景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初二历史同步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标签:初二历史同步练习大全,http://www.kmf8.com

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该词所描述的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湘南暴动

3.“八七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总方针是(  )

A.政权是由枪杆子里面取得的               B.决定在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C.开展土地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D.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4.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起新型人民军队重要开端的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文家市决策      D.、三湾改编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意义是(  )

A.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D.建立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武装

6.下图描绘的情景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文家市决策

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是(  )

A.南昌起义时     B.秋收起义时        C.井冈山根据地时  D.八七会议时

8.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在(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七会议        D.井冈山会师

9.“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这里的“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发动了秋收起义

C.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0.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主要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二、综合题

11.在下面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上,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长方形框内填出相应的地名。

(2)找出井冈山根据地的位置,在上画出“★”号。

(3)请填出形象图的图名_______________,这里是井冈山会师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见的地方。

12.江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图说江西】

图一  南昌起义           图二  井冈山会师

(1)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数字江西】

材料一:江西兴国,是“中国烈士第一县”。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就有12038名。相当于每一公里的长征路上,都有一名兴国儿女化作的生命路标。当时仅有23万人的兴国,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

材料二: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1965年间,共授将军衔1604个,全国平均每3个县有2位将军,但将军的籍贯分布鞋并不均匀。……赣州市将军132位,井冈山下的吉安、永新、泰和三县就达104名。……将军最多的省份江西有325位,占全国总数的1/5。兴国县的将军数,占全省总数的1/6,被誉为共和国将军县。

(3)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三.探究园

议一议,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从中你有什么启示?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 单项选择题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目的是(  )

A.北上抗日                            B.进行战略大转移

C.工作重点的转移                      D.建立和扩大新的革命根据地

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行“重走红军路”知识问答活动。其中有一题是:请你找出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正确答案是(  )

①遵义   ②井冈山   ③瑞金   ④上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毛泽东写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所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红军反“围剿”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4.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入侵中国华北                 B.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二历史同步练习初二历史同步练习大全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历史辅导资料 - 初二历史同步练习
上一篇:初二历史同步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