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政治辅导资料初二政治知识点八年级政治上册基础知识人教新课标版» 正文

八年级政治上册基础知识人教新课标版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政治知识点   阅读:8434
概要: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www.kmf8.com编辑了八年级政治上册基础知识人教新课标版,欢迎参考!一、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依法治国的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确保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法可依。(P3)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3、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P3)二、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意义 (P3)(1)是青少年知法守法的需要 (2)青少年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需要(3)是依法治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我国法制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课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P5——P7)(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称“国法”;(P5)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国家制定法律,国家认可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
八年级政治上册基础知识人教新课标版,标签:初二政治知识点总结,http://www.kmf8.com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www.kmf8.com编辑了八年级政治上册基础知识人教新课标版,欢迎参考!

一、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依法治国的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确保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法可依。(P3)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P3)

二、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意义  (P3)

(1)是青少年知法守法的需要     (2)青少年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需要

(3)是依法治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我国法制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一课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一、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P5——P7)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称“国法”;(P5)

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国家制定法律,国家认可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P6)

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P7)

二、法律的含义: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性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

我国法律是社会主义法律,本质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1、区别(具体见P8)

(1)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存在于认识和社会舆论中,大多数是不成文的。法律常表现为规范性文件。(2)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教育及人们的觉悟使人们遵守,而法律也靠公民自觉,但主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法律只调整人们的某些行为。

小结:在我国违法行为一般都是违反道德行为,但违反道德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2、联系:都是人们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

三、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

(1)两者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P8——P9)

(2)法治和德治的关系(P9)

(3)我们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青少年主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护法,又要提高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一个好公民。

第二课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一、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的秩序、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等。(P16)

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P17)

2、公共场所秩序的含义和法律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重要性(P17)

3、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含义和具体的规定(P18)

二、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

1、公共安全的含义: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P19)

2、具体行为包括:(P20——P21)

①违反枪支、弹药、刀具、危险品管理规定的行为;

②违反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管理规定的行为;

③违反水陆运输安全规定的行为;

④违反民用设施、施工设施安全规定的行为。

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1、社会管理秩序的含义: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及秩序(P22)

2、具体行为包括:(P20——P24)

①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和公共场所的雕塑;

②破坏公用设施;  ③吸食、贩卖毒品;   ④窝藏、转移、销毁、购买赃物

3、怎样维护社会管理秩序?(P24)

www.kmf8.com

第三课依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法律规定经济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28)

2、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1)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P29)

(2)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具体见P29)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见P29)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见P29)

3、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内容和作用。(P30)

4、保障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P30——P33)

(1)三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市场经济关系,规范经济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2)其他法律: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价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产品质量法等150多部法律。

二、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1、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

(1)平等:经济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平等、企业身份的平等;(P33)

(2)公平:经济活动中要买卖公平、竞争公平,任何企业都不能有特权;(P34)

(3)诚实信用:经济活动中不能弄虚作假,要言而有信,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P34)

2、意义:法律规则是经济活动的保障,在经济活动中只有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保障经济安全。(P35)

3、、法律法规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P35)

(1)经济活动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

(2)生产者必须依法登记,依法经营,必须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规定进行生产,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商标;不得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限期使用的产品应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不得实施欺诈行为。

(3)销售者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和纽带。销售者必须遵守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合同法的规定,不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得搞欺骗性销售。不得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劣质产品,不得销售失效、过期或对人体有害的产品。

[1] [2]  下一页


Tag:初二政治知识点初二政治知识点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政治辅导资料 - 初二政治知识点
上一篇:初二上册政治知识点:我与父母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