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工业废水不能直接进行灌溉,自来水属于混合物,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
解答: 解: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A错误;
B、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故B正确;
C、工业废水含有有害物质,工业废水不能直接进行灌溉,故C错误;
D、自来水属于混合物,除了含有水分子,还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资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选项的叙述进行.
7.(2012•安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食盐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气密性 D.
点燃酒精灯
考点: 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2012•安徽)取一滤纸条,等间距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根据氨水的酸碱性考虑;B、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定义考虑;C、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D、根据实验现象考虑分子运动的快慢.
解答: 解:A、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氨水的pH大于7,故A说法正确;
B、酸碱指示剂是指遇到酸和碱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可以指示酸碱,故B说法正确;
C、分子是时刻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说法正确;
D、由图示现象可知变蓝得点要比变红的点多,说明氨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氨水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知道分子特点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
9.(2012•安徽)美国化学教材把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燃烧反应的是( )
A.S+O2 SO2 B.CO2+H2O=H2CO3 C.HCl+NaOH=NaCl+H2O D.CH4+2O2 CO2+2H2O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 可以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根据燃烧反应的概念可知,燃烧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其中一种是氧气,生成物是一种或多种氧化物;来分析
解答: 解:根据化合反应的特征A、B选项符合;在A、B选项中只有A符合燃烧反应的特征;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既属于燃烧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然后判断反应是否属于燃烧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2012•安徽)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C.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50g D.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饱和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B、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C、根据溶解度的查法考虑;D、根据降温后溶解度变化考虑.
解答: 解:A、通过曲线图可知硫酸钠的溶解度有一段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A错;
B、3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是40g,所以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8.6%,故B错;
C、从40℃向上作垂线,可知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50g,故C正确;
D、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有一段是溶解度变大了,这时不会析出晶体,而会变为不饱和溶液,故D错.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实际曲线变化情况分析问题,不能依靠原来学过去的内容考虑.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2012•安徽)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1)图示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Fe、Zn ,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 塑料 .
(2)铸铁管容易生锈.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0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 .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在铁制品表面涂漆 .
(3)由水管所用材料的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 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 .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生活情景型。
- 2017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释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