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水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可使水溶液的凝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水结冰。
(7)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0.(4分)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a点的含义是 ;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 ;
(4)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 的方法。
21.(4分)香烟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毒副作用大的有 、尼古丁和焦油,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的原因是 ;随手丢弃的烟头还容易引发火灾,原因是(选填字母)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的化学原理是 。
22.(5分)(1)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是 。
三.探究与解答题(44分)
(一)探究题(23题(1)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
(1)实验仪器a、b的名称是a 、b .(每空1分)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 .
24.(10分)A~G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组成元素相同,E是红色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B物质在该反应中起 作用。
(2)反应②中的现象为 。
(3)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25.(14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 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 2017初三暑假作业化学试题检测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初三暑假作业化学试题检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初三暑假作业化学试题检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初三暑假作业化学试题检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初三暑假作业化学试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