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化学辅导资料初三化学暑假作业化学暑假作业练习(附答案)» 正文

化学暑假作业练习(附答案)

[10-20 00:48:49]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化学暑假作业   阅读:8746
概要: (2)铜是人类利用较早的金属,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铝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炼铝原料水铝石的主要成分是Al(OH)3,Al(OH)3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2mol Al(OH)3中含有_____g氧元素。(4)金属冶炼通常使矿石中金属元素转变为_______(填“化合”或“游离”)态。48.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下图所示。(1) 甲烧杯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 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3) 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
化学暑假作业练习(附答案),标签:初三化学暑假作业答案,http://www.kmf8.com

(2)铜是人类利用较早的金属,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铝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炼铝原料水铝石的主要成分是Al(OH)3,Al(OH)3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2mol Al(OH)3中含有_____g氧元素。

(4)金属冶炼通常使矿石中金属元素转变为_______(填“化合”或“游离”)态。

48.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硝酸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下图所示。

(1) 甲烧杯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3) 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2。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g/100g水。再往乙烧杯中加入10g水,改变温度至t2 C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____t2(填“>”、“<”或“=”)。

(4) 经实验测定,获得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溶解度(g/100g水)

20 31.6

40 63.9

50 145

60 110

70 140

80 169

分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时________。C.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

49.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同时将针筒内全部液体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I、II体积相同,装置气密性良好。

(1) 实验a中,容器I内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红墨水液面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实验b中,针筒I、II内盐酸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________(填“I”或“II”),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_____。

八.简答题

50.某大理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绿叶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不计损耗):

(1) 氯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 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1.气体制取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活动。

(1)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能收集氧气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可将制得的气体通过填充一种氧化物的干燥装置,该氧化物是______。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以下符合该条件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编号)

用所选装置制备二氧化碳,能用于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能使反应暂时停止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实验不适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

5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样,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第二步:另取样,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 由上述实验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___________.

(2) 第二步实验中,AB之间图像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

BC段减少的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

(3) C点沉淀的物质的量为B点沉淀的物质的量的三分之一。原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m1)与硫酸钠的物质的量(n2)的关系为n2=_______________。

答案部分

选择题:BADDB     AACCD    ACBBC      DCABD

由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这篇化学暑假作业练习(附答案)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您!

最新初三化学暑假作业试题 

最新一年初三化学暑假作业练习题 

上一页  [1] [2] 


Tag:初三化学暑假作业初三化学暑假作业答案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化学辅导资料 - 初三化学暑假作业
上一篇:2016初三暑假作业化学试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