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1分)
(3)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1分)
(1)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官员通婚。(1点1分,共4点4分)
(考生如答改汉姓、改用汉姓或姓汉姓,穿汉服、改穿汉服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语或学说汉语,与汉族通婚或与汉族结亲等,也同样1点给l分。考生如答改用汉族制度、改用汉族官僚制度、担任汉族官职、领取俸禄等,也给1分。直接照抄原材料扣去l分。只写改姓不给分。本小题不超过4分)
(2)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答孝文帝改革或拓跋宏改革、元宏改革也可给l分 )
(3)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考生如答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过程,鲜卑族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也可给1分)(考生如答汉化不给分,地域写错不给分,错别字不给分)
[2012•陕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校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 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藩。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藩。自此以来,完事休贴。见者边吏不谨,互有侵轶,越在遐荒,因之隔阂。今遵永旧,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厥旨。
⑴从材料一划线处课看出:秦统一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 重用人才 。秦统一后,丞相的主要职责是 分管行政 ,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在 明朝 (朝代)被废除。
⑵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的?有何意义?
措施: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设置“使者校尉”管理。
意义:沟通了与西域各族的往来,开拓了我国西北边疆。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藩之间的关系。《唐蕃会盟碑》有何历史价值?
关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姻亲关系;合同为一家;有过冲突,以和为主。
价值:此碑是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见证。
⑶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认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促进发展是个时代的共同主题,各民族对祖国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2012•恩施自治州]材料解析。(10分)
材料一:文化是指人类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体育、教育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 就。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材料二:观看下图(图4)。
材料三:新华社印度科钦最新一年5月13日电,执行“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任务的中国海军远洋航海训练舰“郑和”舰,13日结束对印度的友好访问,踏上环球航行出访及远洋实习训练的新航程。
请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朝、明朝都修筑了长城,同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他们修筑长城的共同目的是什 么?(1分)
(2)隋朝时建造了世界上现存的最 古老的大型石拱桥,是哪座?(1分)为什么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罪在当代(时),功在千秋”?(2分)
(3)商朝时出现了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由它发展而来的。这是哪种文字?(1分)
(4)请完成下列表格。(4分)
姓名 时代 研究领域 主要成就
贾思勰 北魏 农学 所撰写的 ①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学著作。
祖冲之 南朝 数学 ② 。著有《缀术》。
司马光 ③ 史学 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
④ 明朝 医学 所编著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巨著。
(5)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后,你有何感想?(1分)
(1)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1分)
(2)赵州桥。(1分)隋炀帝修筑的大运河大量征用人力,使人民承担了繁重的徭役,严重破坏了当时的生产力。(1分)大运河的开通在客观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联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1分)
(3)甲骨文。(1分)
(4)①《齐民要术》;(1分)②在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数学家约早ll00年;(1分)③北宋;(1分)④李时珍。(1分)
(5)我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 领先水平;我国当今十分重视科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很高;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言之成理即可,1分)
[2012•桂林](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2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初三历史同步练习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 › 初三历史复习经验
- ›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总结
- › 2014初三历史复习计划
- › 初三历史教学复习经验交流
- ›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下册复习题
- › 初三历史复习题综合检测
- › 2014年四月初三历史调考选择题试题
- › 初三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难题
- › 金中南校2014年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 初三历史上册复习检测试题
- › 最新初三历史教学计划
- › 2014年初三历史寒假作业:选择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历史同步练习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