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语文辅导资料高一语文试题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正文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10-20 00:27:49]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8858
概要: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⑥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 www.kmf8.com 第II卷(127分)四、(12分)文言文翻译(每题3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2)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3)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⑥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


www.kmf8.com

第II卷(127分)

四、(12分)文言文翻译(每题3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2)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3)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课文)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1分)

13.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11分:每句1分)

⑴ ▲ ,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⑵故木受绳则直, ▲ ,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⑶ ▲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⑷纵一苇之所如, ▲ 。 ▲ ,而不知其所止……

…… ▲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

⑸ ▲ ,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6)登山则情满于山, ▲ 。 ( P:32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六、文学类文本(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巷子里的阳光

王克楠

①出了门,便是一条巷子,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拐过三条宽宽细细的巷子,就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

②我很高兴有那样三道弯,倘若没有三道弯,大街上的尘土就会毫无阻拦地逼入我的院子,那将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巷子是一条漏斗型的死胡同,朝街的方向呈出开放的姿态。不熟悉路况的人,从街上拐过几道弯,走到我家门口,鼻子碰到了墙壁,叹了口气,就无奈地回返了。

③看那些无奈的人回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一个个像误入迷途的孩子,脸红耳赤地跺跺脚:唉,这鬼地方怎么是条死胡同?

④我显然对他们的牢骚不满,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我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

⑤我站在巷口,最喜欢看的,还是驳印在巷子里的阳光。阳光很好,阳光不会唉声叹气,它从早晨露头,到晚上收尾,不露声色,真格是一位藏在云外的哲人。

⑥早晨的阳光是桔红色的,它比巷子里的懒人要起得早。它像是画家手中的画笔,横一笔竖一笔,紧一笔慢一笔,就把小巷子画滋润了,画热了。懒人们就会说:你看看,太阳都晒热屁股了,咱也别压床了。

⑦巷子里有几棵树,树干茁壮,树头蓬勃。夏天的午后,树下常有几个退休老人坐在小板凳上闲侃。就是这几棵树,支撑着阳光的舞蹈。阳光穿过蓬松的树头映在地上、墙上,地上和墙上就成了阳光的“舞台”。风是导演,树叶被吹得越厉害,阳光舞蹈的姿势就越激烈,反之,就温柔得很。它或刚猛激烈,或纤细入微,皆是一种自在的景致。

⑧中午的阳光发出了惨白,白晃晃地扎眼,猛烈时,把人的头皮晒得煞痛。因而,中午巷子里很少有人走动。大家坐在自己的家中饮茶,或睡午觉。心里想:就让太阳发泄一会儿吧,它也有委屈焦躁的时候,过一阵子就好啦。

⑨果不出其然,一过下午两点,太阳就像做错事的孩子羞答起来,它把阳光一缕又一缕轻轻地投进小巷子里,投在人们的头顶上,非常轻,恐怕在人们头顶上砸出了包。人们便走出院子,走到树阴下打毛衣聊天,或把有毛病的自行车倒扣在巷子里,没完没了地修理。

⑩傍晚的阳光是有诗意的。它是太阳在一天之中的绝唱,它不知明天早晨还能不能吐着光彩从地的东边升上来。这有点好似人之将逝,还不知下辈子还能不能像活佛似地再转为人类。因而,傍晚的阳光最温柔,最贴人了。你抓它,捏它,碰它,它一点也不急,你亮开嗓门咋唬它,它也不恼,当然,很少有这样二板吊子,就像很少有这样的恶丈夫,面对如花似玉、善解人意的爱妻,你舍得动她一指头吗?

○11傍晚的阳光一片深红。它把整条巷子都映得红彤彤的。走在巷子里,会感到有一种被强化了的意味,或者说一种末世的味道。大家该去洗菜的,就过去洗菜,该洗衣的过去洗衣,巷口的棋摊上,依然是那些七嘴八舌爱乱支着的人们,但是,街坊们活动的幅度比白天要小了许多。也许,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已经感受到了与太阳的惜别。

○12明天还能不能见到太阳呢?老人和病人躺在床上,看着颤颤巍巍的阳光,心想,就要走了,走的时候如果用碗能扣上一碗阳光,躺在棺木里,就永远放着这只碗。

○13老人们一年中有三季都喜欢坐在巷子里的墙根下,晒“老爷儿”。他们的山羊胡子稀稀疏疏,但脸色红润,一旦阳光晒热了头顶,他们的话闸就打开了,滔滔不绝,无穷无尽,如果凑近了去听,一大堆老故事和昨天讲的基本相似,但他们却像大姑娘和小伙子第一次恋爱似地向老伙计们眉飞色舞地讲着,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阳光点燃了他们不灭的灵感。

○14——重复又有什么?人生在世不是进行着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重复吗?不是他重复你,就是你重复他:不是历史重复现实,就是现实重复历史。阳光也是重复的,以相同的节奏和相同的色调度过一天又一天,但没有人去烦它,因为它暖人。

○15我很为那些误进巷子而回返的人感到惋惜,你们至少可以在小巷子驻足一会儿,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14. 请分析第13 段“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中 “扑扑扑”的妙处。(6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语文辅导资料 - 高一语文试题
上一篇:陕西长安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