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那些汗牛充栋的颂歌,在这样一些细节面前轻如鸿毛。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
19.文章第①段花大量笔墨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有何作用?(4分)
20.本文的细节描写比较成功,请以第②段和第⑤段中的细节描写为例,简要赏析。(5分)
21.为什么说“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五、语言运用(12分)
22.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快乐”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6分)
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红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观察右边一幅漫画,回答问题。 (6分)
(1)请为这幅漫画取一个有意味的标题 。
(2)这幅漫画讽刺了一种 的社会现象。
六、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母亲给自己还不识字的孩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母亲期待她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第一,不要害人;第二,能养活自己;第三,让自己满意和快乐,不至于愧对自己。这样的期待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人的、社会的、乃至国家民族的,就是这些殷殷的期待让我们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以“期待”为话题,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水霖学校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C
2.A(B不能用于贬义;C与前文矛盾;D是指有名气人。)
3.D.(A“我”应放在“不但”的后面;B项残缺,应在“深沉”后加“特点”、“艺术境界”之类作“具有”的宾语;C项该句前有“三忌”作总领,每一分句有“忌”和“不可”作两次否定,意思说反了,应删除三个“不可”)
4.D 5.C 6.B 7.D 8.C
12.(5分)B C(B“被世界所接受”错,应为“被海外华人社区所接受”。C原文“越来越变成”、“逐步为世界所了解”意为“正在变成”、“还没有完全被了解”)
13.B(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属于传统的过年方式)
9、翻译参考:
(1)我不能胜任你家的驱使,白白地留下也没有什么用处,你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休弃回娘家。(“白”、“遣”各1分,句意1分)
(2)这个媳妇没有礼节,她的行为举动自作主张。我心里久已怀有忿气,你哪能由自己做主!(“自专由”“自由”各1分,句意1分)
(3)仲卿默默无言,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开口对妻子说话,哽哽咽咽地说不出声。(“拜”、“谓”各1分,句意1分)
10.古诗鉴赏:
(1) “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1分),“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1分),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1分),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1分)。
(2)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1分)。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2分)
11. 默写(每空1分,错1字该空不得分):(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4)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三、阅读
14.①中国的崛起造成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华人的力量的兴起引起了国际的关注,春节在全球的意义日趋凸显。(2分)
②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而春节凸显了文化的价值和生活意义。(2分)
15.①要解决春节面临的“国际化”问题,需要全球华人社会更好地努力,提高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推展春节的文化含义和文化积淀,(2分)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意义和价值,使春节的国际化更普及,得到更多的理解和认同;(1分)
②要解决春节面临的“本土化”问题,需要我们理性回应传统的春节归乡的感情和精神追求,认真探究并解决它和现代的高度流动性之间矛盾(或:复杂关系)。(1分)
四、(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16、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①勾画出一幅恬静、温馨、和谐的农村生活图景,为故事的发展奠定感情基调;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为人物的活动提供场景;
③交待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为故事的发展(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每点2分, 答对其中的任意2点给满分)
17、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香草是一位勤劳、美丽、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眼瞎心不瞎。
①勤劳(一边剥着玉米,一边伸着耳朵听着。煮饭洗衣样样都来);
②贤惠温柔(待娘孝顺,对丈夫温柔,儿子教导得好);
③善良、有主见,珍惜清贫、平凡、普通、宁静的幸福生活。
(每点2分,简单结合作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答对其中任意2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
18、本题考查考生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文本蕴含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探究能力。
①本文颂扬了普通农村家庭成员之间的浓厚亲情。夫妻之间相濡以沫、互相体贴照顾;母亲爱儿子,甚至为了儿子的幸福不惜自私、专制,阻挠儿媳的眼睛复明;儿媳善良贤惠、有主见,安贫乐道、知恩图报,珍惜宁静平凡而又幸福的家庭生活;根旺和儿子都很孝顺自己的母亲。
(以上3分,如果学生答“本文颂扬了人间的善和人性的美”,且能结合作品作简析,言之成理,即应酌情给分。)
②答案示例:
平凡宁静的家庭生活最重要,要珍惜眼前普通而美好的生活。
人间真情最美好,最珍贵。真心方可换真情。
要孝顺父母,但不应当无原则顺从。
人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具体的家庭中,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独自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因此,我们的幸福不仅仅是个人生存生活状态的改变,有时,牺牲自己个人的一点幸福,能够换来家庭、集体的和谐完美也是值得的。
(以上示例,学生如能结合现实生活,答出其中一点就可以给3分。如果从别的角度作答,能够言之成理,即应酌情给分)
- 水霖学校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 › 水霖学校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水霖学校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水霖学校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水霖学校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水霖学校高一语文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