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语文辅导资料高一语文试题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正文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10-20 00:27:49]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8675
概要: 10.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1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做11—14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10.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1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11—14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2.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

13.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14.下列加横线的字与“晋军函陵”的“军”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C.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D.项伯杀人,臣活之

15.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www.kmf8.com

第II卷(主观题 共105分)

四、(23分),

16、 翻译句子(10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分)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5分)

17、.阅读下列诗歌,回答文后问题。(8分)

盼望 艾青(1979年3月上海)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生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诗中诗人是抓住哪两个瞬间的场景,分别从哪两个感官角度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2)诗中所选取的两位海员虽心态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愿望,他们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18、名篇名句默写(5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5)大行不顾细谨,   。 《鸿门宴》

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9—22题(共16分)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锦缎。连那些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放。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的、成熟了的花蕾。

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等到秋霜肃杀时,它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呵!

⑧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19、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4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语文辅导资料 - 高一语文试题
上一篇:芒市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