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语文辅导资料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整理» 正文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整理

[10-20 00:27:49]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8325
概要: 10.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只突出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B.诗中的老马肉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命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旧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www.kmf8.com 本文导航 1、首页2、阅读 三、(15 分,每题 3 分)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5 题。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远见而器之,调补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整理,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10.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只突出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肉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命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旧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www.kmf8.com

本文导航

1、首页2、阅读

三、(15 分,每题 3 分)

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5 题。

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远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始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悯之,间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悯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为圣君。入为尚书郎。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宫前用以阻止人马通行的木栅),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感喟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及齐王辅政,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令人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诣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后战死,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晋书??良吏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学善属文(写作) B. 死无恨也(怨恨)

C.在盈思冲(谦逊) D.存公屏欲(问候)

12.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摅行狱 ②宫门夜失行马 ③见而器之 ④义不见负

A.①与②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亦不相同 D.①与②同③与④亦相同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更加辩究(另外加以) B.相率而还(一起)

C.高揖归藩(边境) D.宫掖禁严(宫廷)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相率而还,并无违者。 ②群官检察,莫知所在。

③仁惠明断,百姓怀之。 ④若得暂归,死无恨也。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15.下列叙述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曹摅初为县令便遇上媳妇杀婆婆一案,他没有主观臆断,也不轻信他人,而是仔细调查,据实判断,为妇伸冤,一县之人均称赞他很圣明。

B.新年即来,曹摅不顾众官反对,而把狱中国犯私放回家,限期返回。这些囚犯无比感动,准时回狱,无一违令。

C.曹摅为尚书郎时,在宫马走失, 群官查问、众人不知的情况下,果断采取提审守门士兵的办法,有理有据地断出了此案。

D.有大功于当朝的齐王,向曹摅征求是退还是进时,曹摅用“物极必反”的天理劝他居高思危,进贤举善,然后还乡,见解甚为高明。

第Ⅱ卷( 共 105 分)

四、(15 分)

16.翻译上文加横线的语句(5 分)

①致此非所 (1 分)

②具得情实 (1 分)

③狱当决 (1 分)

④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

(2 分)

17.默写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10 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② , ;失其所与,不知。

③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 。

④……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

⑤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⑥父母之爱子, 。(以上六句,每空 1 分)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一21 题。

生命的一抹

郭枫

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我竟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呀!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

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语文辅导资料 - 高一语文试题
上一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