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4分)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2)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
(3)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五、语言运用(12分)
1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①依赖别人的人一定怕人。
②对于可耻的事也不知羞耻,应当与人讲理的时候也不敢讲理,见人只知道屈服。
③若常常怕人和谄媚人,逐渐成了习惯以后,他的脸皮就同铁一样厚。
④怕人的人一定阿谀谄媚人。
⑤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一定依赖别人。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相关信息,得出两条结论性意见。要求分析正确,语言简明、准确。(4分)
在最新一年“两会”来临之际,新商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两会”民意调查。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中,有86%的市民认为应该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完善毕业未就业学生的见习制度;有89%的市民认为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78%的市民认为应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83%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多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1)
(2)
18.模仿下面画线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组与例句意思相连的句子,以构成连贯的排比。(4分)
蓝天有深邃的灵魂,才能吸引星月;山峰有高昂的头颅,才能俯视原野;
; 。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父亲的树
阎连科
1978年,如同冬后的春来乍到时,万物恍恍惚惚苏醒了,人世的天空也蓝得唐突和猛烈——忽然,农民分地了。农民们也就一边站在田头灿烂地笑;另一边,有人就把分到自家田地中的树木都给砍掉了。
田是我的了,那树自然也该是我家的财产和私有。于是就都砍,抬到家里去。有一天政策变了脸,又把田地收回到政府的册账和手里,至少家里还留有一棵、几棵树。几天间,田野里、山坡上的那些稍大的可檩可梁的树木就都不在了。
和别家田头都有树一样,我家的地头也有一棵越过碗粗的箭杨树,笔直着,在春天,杨叶的掌声哗脆脆地响。当别家田头的树都只有溜地的白茬树桩时,那棵杨树还孤零零地立着,像一个单位广场上的旗杆样。父亲几次用手和目光去拃量树的粗细和身高,知道把树伐下来,盖房做檩是绝好的材料和支持。可最终,父亲没有砍那树。邻居说:“不砍呀?”父亲说:“它还没真正长成呢。”
就没砍。就让那原是路边田头长长一排中的一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上、田野间,仿佛是竖着的乡村人心的一杆旗,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然在三年后.乡村的土地政策果不其然变化了。各家的土地需要调整和更换,我家的地就冷猛成了别家田地了,那棵已经远比盆粗的杨树也成了人家的树。
在成了人家后的第三天,父亲从那田头上过,忽然发现那远比盆粗的树已经不在了,路边只有紧随地面白着的树桩。树桩的白,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父亲没说话,只看了一会儿那树桩,就朝远处我家新分的田地去了。
-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屈原列传
- › 高一语文五人墓碑记教案
- › 高一语文基本和提升学习方法
- › 怎样才能学好高一语文?
- › 高一语文教案:演绎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合情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 ›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计划
- › 高一语文上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
-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