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访之于勋 访:询问
B.而诣勋求谢 诣:到……去
C.勋被三创 被:覆盖
D.乃以兵捍众曰 捍:抵挡
高一语文第2页(共6页)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②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B.①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 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①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D.①众相视而惊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盖勋忠于自己的职守的一组是
①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②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乃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
③勋被三创,坚不动。
④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⑤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
⑥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www.kmf8.com
7、翻译句子(10分)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3分)
译文:
(2)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3分)
译文: (3)将《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4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
10、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1)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氓》)
(2)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3)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
(4)此地有 ,茂林修竹,又有 ,映带左右(《兰亭集序》)
(5)惟江上之清风, , ,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
(6)还顾望旧乡, ,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
(7)夫 , ;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高一语文第3页(共6页)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2分)
永恒的托尔斯泰
①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宁娜》。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还有总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纳,还有鲁尔弗,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图书馆里吸了一辈子灰尘的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竞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②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现代文学展示着现代的人生?如果说文学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
-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 › 高一语文教案:屈原列传
- › 高一语文五人墓碑记教案
- › 高一语文基本和提升学习方法
- › 怎样才能学好高一语文?
- › 高一语文教案:演绎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合情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 ›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计划
- › 高一语文上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
-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