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下列关于《声声慢》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诗人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全词抒写了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的哀愁,情调哀伤凄苦。
B. 叠词的运用是本词的一大亮点。开头连用七组叠字,声情并茂,把诗人哀愁忧伤、惆怅迷惘的内心感受和凄清寂寞的外在环境融为一体。
C.本词语言含蓄典雅。诗人选取了急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抒写内心的忧伤,似是信手拈来,实则精雕细琢。
D. 全词借景抒情,透过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景象,表现诗人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
10.下列诗句与例句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C.凭阑拂袖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www.kmf8.com
三、本大题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4题。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粱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节选自《信陵君窃符救赵》)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无贤不肖 无:无论
B.愿枉车骑过之 过:拜访
C.微察公子 微:稍微
D.乃谢客就车 谢:辞别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皆谦而礼交之 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
B.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C. 为大粱夷门监者 而以公子为长者
D. 于众人广坐之中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皆谦而礼交之 B.(公子)欲厚遗之,(侯赢)不肯受
C.(公子)坐定,公子从车骑 D.直上载公子上坐,(公子)不让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信陵君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①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②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③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④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
⑤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 ⑥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
A.①②③ B. ④⑤⑥ C.②③⑤ D. ②③④
15.阅读下面语段,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四、本大题1小题,共6分。
1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2) 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石头城》)
(4)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五、本大题1小题,共7分。
17.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7分)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①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②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①阁着:含着。②痛煞煞:痛苦到了极点。
(1)请说出“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一句的含义。(3分)
(2)本曲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来表现离别的主题的?试举例说明。(4分)
-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
- › 高一语文教案:屈原列传
- › 高一语文五人墓碑记教案
- › 高一语文基本和提升学习方法
- › 怎样才能学好高一语文?
- › 高一语文教案:演绎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合情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 ›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计划
- › 高一语文上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
-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