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语文辅导资料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练习» 正文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练习

[10-20 00:27:49]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8947
概要: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动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 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圬:涂刷墙壁。②镘:抹墙用的抹子。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发:征发B.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称:称呼C.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 悴:衰败D.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 畜:养活1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圬者王承福喜爱自己职业的一组是 ( )①有业之,其色若自得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练习,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动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 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圬:涂刷墙壁。②镘:抹墙用的抹子。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发:征发

B.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称:称呼

C.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    悴:衰败

D.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             畜:养活

1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圬者王承福喜爱自己职业的一组是  (    )

①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②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③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  ④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

⑤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⑥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承福是一个自食其力、乐于助人的人。务工吃住在雇主家,他必以劳动所得偿还,还常常资助路上弱者。

B.王承福懂得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方面认为人的生活需求很多;另一方面认为大家应各尽所能,互通有无地生活。

C.本文作者承袭“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的传统说法,此种说法是出于维护封建制度的需要,是不足取的。

D.本文先叙事后议论,简于叙事,重在议论。表面上是传记体,实际上是一篇借传记展开议论的杂文。

15.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5分)

(2)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5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双调]水仙子•西湖探梅

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①,骑驴踏雪溪桥路。笑王维作画图②,拣梅花多处提壶。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注:①老逋:北宋诗人林逋,因隐居孤山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②王维画有《孟浩然雪中骑驴图》。

16(1)从修辞以及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曲中划线的诗句。(4分)

(2)曲中写到两次“笑”,有着怎样的不同意蕴?请分别作简要分析。(5分)

一笑:

二笑:

上一页  [1] [2] 


Tag: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语文辅导资料 - 高一语文试题
上一篇: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