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有: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低,阴坡高;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5)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
(6)垂直带谱的数目
一条高大山系自山麓到山顶可以出现一系列垂直自然带,这些自然带自下而上的排列顺序、数目及其分布高度统称为自然带的垂直带谱。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11、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12、沙漠绿洲大都出现在背靠高山的地方。每当夏季来临,高山上的冰雪消融,雪水汇成了河流,流入沙漠的低谷,就形成了地下水。地下水在流到沙漠的低洼地带时就会涌出地面,形成湖泊。由于地下水滋润了沙漠,植物草丛开始慢慢生长繁衍,就形成了沙漠中的绿洲。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该地区水分的变化。
【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A 2.B 3.B 解析:第1题,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是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结果,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丁表示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甲、乙、丙表示的都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但能体现①图中沙漠、草原带的只有乙。
第3题,①图中草原带位于里海沿岸,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
4、A 5、B 解析:第4题:可以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X轴,自左向右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的过渡,这与所学的由沿海到内陆的经度地带性一致,说明其水分减少,干燥度增加,即A选项正确。从图中看出,沿Y轴方向自然景观以此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以及热带森林,这与纬度地带性及垂直地带性有相似之处,故沿Y轴方向热量条件应越来越好,则C、D两项错误。第5题:可以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Y轴,自下向上依次为针叶林、温带阔叶林、M、热带雨林的过渡,说明M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森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四个选项中的A、D两地都是温带沿海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刚果盆地地处热带为热带雨林景观;而在我国的江南丘陵因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则有广泛分布。
6、B 7、B 8、D
二、综合题:
1、(1)寒带苔原 4000~5000米
(2)没有 南半球适宜该自然段分布的纬度范围内,绝大部分地区是海洋 (3)温带大陆性 温带海洋性 温带季风
(4)红壤、褐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亚马孙河流域 (6)低纬
解析:第(1)题,①所在的纬度为北纬70°以北到雪线(基地冰原)之间,因此这里应为寒带苔原带;在40°N的高山上,该自然带分布的高度应在4000~5000米之间,即冰原带以下、针叶林带以上的区间。
第(2)题,按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在50°N~70°N之间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该自然带在南半球没有分布。这是因为在南半球的同一纬度地带,几乎全部为海洋。海陆分布显然不具有地带性规律,它只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因此,该自然带在南半球的缺少,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第(3)题,按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③所在的地带应当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在大陆的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在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在大陆中部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受冬季风和寒流的影响,大陆东岸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的位置要偏向低纬度,其南部边界大致在中国的秦岭——淮河一线。第(4)题,④位于30°N~40°N之间,大陆东侧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西侧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5)题,⑤从纬度状况来看,地处赤道附近,应是热带雨林带。全球最大的分布地区是巴西的亚马孙平原。第(6)题,垂直自然带的层次多少,主要看其基带所处的位置。纬度越低,离海洋越近,层次就越丰富。因而,低纬度地区的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
2、(1)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A 海拔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
(3)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不同
3、(1)阿尔泰山 阴山 太行山 秦岭 (2)B D A C (3)C (4)南坡降水丰富 ③④ (5)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 (6)热量 由赤道到两极 (7)水分 从沿海向内陆
解析:第(1)题,根据A、B、C、D山脉的位置判断可直接得出结论。第(2)题,根据各山地自然带基带判断所属山脉。①的基带为温带草原,可判断为阴山;②的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侧为常绿阔叶林带,说明是我国的界山秦岭;④的坡向为东西侧,说明是南北走向的太行山。第(3)题,①是阴山,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带之上为针叶林,故M带应为针阔叶混交林。第(4)题,①、③、④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主要与降水因素有关。第(5)题,②是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区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第(6)、(7)题,由于基带为当地自然带,故②→④→①基带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④→①→③基带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总结】最新一年年已经到来,高中的同学也即将进入一系列的寒假春节,小编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关的文章供读者阅读。
更多频道:
www.kmf8.com高中频道 高中资讯
- 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寒假地理前四章解答题二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寒假地理前四章综合题一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寒假地理前四章综合题二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地理寒假试题单选题一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地理寒假试题单选题二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地理寒假试题单选题三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地理寒假试题单选题四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地理寒假试题单选题五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地理寒假试题单选题六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地理寒假试题解答题一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地理寒假试题解答题二
- ›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地理寒假试题解答题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地理教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